新德大藥局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你知道這樣吃也能抑制食慾嗎?

6/18/2019

0 評論

 
飲食到底該按什麼順序吃才合理?可能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

「先吃飯菜,再喝湯,最後才吃甜點和水果。」但其實,這種飲食順序並不符合養生原則。

所有的「胖」都與「吃」有關,但會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時候其實是在吃的步驟上出了問題。因為,會造成身體肥胖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吃得太多,而是食物在身體內停留太久的緣故。

原則上,食物在胃腸裡逗留的時間越久,越容易造成肥胖的體形;食物進入體內,能夠很快的被消化代謝掉,就不會形成身體的負擔,也就不會引發脂肪的堆積,自然也就不會發胖了。

世上有許多不同的飲食法,無論哪種方式,也都有令人理解後恍然大悟的理論,但是,卻不代表是百分之百適合自己身體的飲食法。每個人的身體狀態都不同,而且身體每天都在變化,光靠單一理論,並不能涵蓋所有身體狀態的差異。不過,只要讓自己的身體條件跟飲食法理論的條件相同,要獲得健康也不是不可能。

改變用餐順序,就能脫離胖胖危機!

來看看兩篇研究。

一、2011年發表在學術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用餐時先讓受試者吃蔬菜(包心菜與牛番茄),再吃碳水化合物(米飯),可優化餐後30分鐘與60分鐘的血糖控制,更可降低糖化血紅素(HbA1c)。

二、2015年7月發表在《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也顯示,受試者先吃蔬菜(番茄生菜沙拉佐義大利醋、奶油花椰菜)與蛋白質(去皮烤雞腿肉),之後再吃碳水化合物、果汁(麵包與柳橙汁)(見圖表2-1),餐後30分鐘、60分鐘與120分鐘的血糖顯著下降,餐後胰島素濃度也大幅趨緩。

圖片
「蔬菜→蛋白質→澱粉」,這樣吃才對喔!

上述兩篇研究都顯示,用餐時先吃生菜沙拉再吃米飯,能有效控制餐後血糖。

其他國外文獻更指出,生萵苣(60公克)、橄欖油(10公克)與醋(10公克)一起食用,能夠緩和餐後血糖上升、抑制食慾。主要的原因是,生萵苣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高黏性,能延遲、降低胃排空速率(拉長消化時間)、抑制血糖上升速率。此外,生萵苣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也能改善體內胰島素阻抗,使血糖變得更容易控制;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簡稱MUFA,能強化胰島素敏感性,並刺激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 1,簡稱GLP 1,迴腸的分泌物之一)分泌;醋則能有效減緩消化速率、抑制餐後血糖上升。

更詳細的來看看進食順序:

①【先吃大量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不具熱量,進食前先攝取這類食物
可以填補胃腸的部分空間
例如:蔬菜、海藻、菇類

②【再將「蛋白質」吃完】
例如:肉、魚、大豆類等等「蛋白質」食物
如果是肉片炒蔬菜兩種混在一起的料理
進食前要分成兩部分並控制好份量。

瘦身期間要挑選脂肪含量越少的蛋白質越好
像是大豆蛋白(如黃豆、豆腐)
或是魚類、雞、鴨、鵝等白肉類
而豬、牛、羊肉屬於紅肉
脂肪含量較多,盡量少吃。

③【最後吃「碳水化合物」】
先將「膳食纖維」及「蛋白質」吃完
最後才能吃「碳水化合物」。
即使吃的量少也沒關係
如果前面兩步驟有確實做到
此時自然就會減量攝取。

米飯麵條、麵點麵食、根莖類食物中
都含有非常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過多時就會形成體內脂肪。
盡量選擇粗糙的全榖類
食用後容易飽足,血糖也不會升得太高。
圖片
此外,用餐時先吃蔬菜,可因青菜中所含的膳食纖維提高飽足感,接著攝取蛋白質,便能促進腸道分泌多肽YY(peptide YY),影響腦幹及下視丘,藉此抑制食慾,其中又以高生物價蛋白質(如燻雞肉、水煮鮪魚或花枝等)最佳。

吃完蔬菜和蛋白質之後,最後才是澱粉及水果。如此一來,不但營養均衡,更能快快吃飽,而不會一不小心吃太多。

圖片
​外食族進餐順序建議
由於現在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外食的機率大增,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取過多的鈉、油和糖,讓身體負擔增加。因此以下特別針對外食族,提出關於進食順序的建議:

1、吃西餐時
到西餐廳吃排餐時,大多數人都會習慣性的按照上菜順序食用。若想減重,可以試著依照前面介紹的進餐順序,先吃生菜沙拉、牛排,最後再喝濃湯(若店家提供的是清湯,可改至用餐前食用)、吃鐵板麵。飲料則可選無糖果汁或是無糖的原味茶,但建議還是以白開水為主。
圖片
2、吃中式料理時
先喝蛋花湯、豬血湯或味噌湯等湯品增加飽足感,接著點一盤燙青菜(如地瓜葉、大陸妹、豆芽菜、空心菜等,約25大卡至38大卡),並請店家不要在上頭淋滷汁或醬料,以免吃進不必要的油脂。接著再吃含蛋白質的豆腐、魚、蛋類、肉,例如,一顆滷蛋、粉肝、腱子肉等,最後可吃小顆水餃(7顆至8顆為限)或乾麵,整頓飯吃下來不但菜色豐富,更可獲取多樣化的營養素。
​
圖片
0 評論

你知道一顆粽子的熱量是多少嗎?怎麼吃粽子才不會胖呢?

6/6/2019

0 評論

 
圖片
又到了端午節,就會看到新聞媒體跳出來喊粽子熱量超高:有的說一顆粽子熱量就有500~600大卡,有的說有700大卡,甚至更高。

聽起來就是粽子不能吃,吃了絕對會胖的樣子。儘管也常有營養師教大家怎麼自製健康的粽子,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為了吃幾顆粽子而自己包粽子並不實際。

​到底粽子熱量有多高?我們該如何看待應景的粽子?粽子又該如何吃才不會胖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會如何應景吃粽吧!

一般市面上粽子大致可以分為台灣口味的肉粽、客家粿粽及鹼粽、廣東口味的裹蒸粽、江浙口味的湖州粽,湖州粽又可分為甜(內包豆沙餡)及鹹的,其中裹蒸粽的熱量可以高達 1000 大卡。

粽子的食材有哪些?主食的部份,常見的材料為糯米、雜糧榖類、紫米、紅豆、栗子和蓮子、薏仁等;肉魚蛋豆類有豬肉、鹹鴨蛋黃、豆干、蝦米、干貝、乾魷魚、素肉、鮑魚等;蔬菜類有蘿蔔乾、香菇、與竹筍;油脂類則有沙拉油、松子、花生、南瓜子與豬油等。

熟悉這些常見的粽子食材後,在下列表格中區分不同口味的粽子,並將營養成分標示出讓大家更容易選擇出適合吃的粽子。
圖片
沾醬的選擇也是一大學問,吃粽子時醬料盡量少用。如果要用的話,用沾的會比將醬汁直接淋在粽子上好(因醬料的用量較省)。另外,鹹的醬料可以醬油自行調味,或用醬油膏酌量沾取;甜的話則可用純度高的果寡糖適量沾取。

(註)常見醬料熱量(每100公克)~
。鹹醬料:醬油90大卡、醬油膏103大卡、甜辣醬214大卡、番茄醬113大卡、辣椒醬82大卡;
。甜醬料:蜂蜜315大卡、果糖297大卡、楓糖258大卡。

吃粽子的小技巧:
1、挑選較小顆的粽子吃。
2、挑選熱量較低的餡料,避免豪華版大肉粽。不要迷信只包花生的素粽熱量會比有包肉的葷食粽低,因為花生屬於油脂。
3、可挑選熱量較低的南部粽、粿粽或鹼粽。
4、盡量搭配蔬菜一起吃,如:燙青菜、炒青菜或泡菜、海帶等蔬菜類的小菜。
5、搭配水果。可挑選水分高或熱量較低的水果來吃,例如:西瓜等瓜類帶皮一斤大概只有兩份水果,小番茄約23個一份水果。[一份水果熱量為60大卡]
6、儘可能吃原味粽子,少淋沾醬。
​

如果你正在減重,吃粽子的那餐,可能就會占掉當天飲食熱量的一半或以上,所以記得其他兩餐的熱量要控制一下,原則上就是少油、少糖、清淡一點且主食攝取可以減半攝取以彌補粽子較高的熱量。

例如:本來另一餐要吃一碗飯,就減為半碗或3/4碗飯,菜和肉類盡量挑少油的烹調方式來吃。

此外,還可以透過增加活動量來多消耗點熱量來消耗粽子偏高的熱量。

例如:可利用端午連假,安排些活動量較大的活動,到郊外或風景區踏青、騎腳踏車出遊,或出外逛博物館、文創、百貨公司等。也可安排在飯後走走散散步、多消耗點卡路里。

0 評論

『康肯1.25 公絲 ; Concor1.25mg/Tab』、『康肯5 公絲 ; Concor 5mg/Tab 』包裝變更

5/29/2019

0 評論

 
圖片
0 評論

減重第十一迷思:壓力大反而變瘦?

5/15/2019

0 評論

 
圖片
「我努力的運動、控制飲食好一陣子了,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

常常有很大一部分人,就算努力節食少吃、拚命運動,減肥效果還是有限,而且當壓力一來,可能一整天忙到只吃一餐,體重仍然不斷上升。

為什麼有些人壓力大時,反而容易瘦?

這需要區分遇到壓力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壓力。

在面對短期壓力時,身體交感神經會被活化,讓腎上腺髓質系統產生急性壓力反應,刺激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分泌,來藉此提高新陳代謝率、幫助提高注意力,並快速地釋放能量,來迎接面臨的壓力。

因此,短期且急性的壓力,確實可能造成體重的減輕。

但是,如果壓力是長期且慢性的持續在發生,身體為了避免不斷變瘦,便會出現自我保護的機制,反而開始變胖,也就是壓力肥。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壓力造成肥胖的呢?

以下七個問題,你中了幾個呢?


1、壓力大時,食慾也大?

2、 特別想吃高糖、高油的低營養素高熱量食物?

3、 脂肪特別囤積在腹部與臀部?

4、 心情容易憂鬱、低落、焦慮與煩躁?

5、短期遭遇壓力,一個月內快速變胖?

6、長期面臨壓力,脂肪囤積越來越多,體脂率居高不下?

7、 遠離壓力,但口慾不減反增?

如果「YES」的答案有2個以上,代表目前難以減去的肥肉,可能就是工作或課業等壓力所堆積出來的肥胖!

來猜猜看,哪一個是壓力造成的肥胖嗎?​
圖片
先來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壓力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1、長期壓力會影響「內分泌系統」:


身體處於極大壓力下時,會分泌一種壓力荷爾蒙,稱為「腎上腺皮質醇」 (Cortisol,又稱可體松),此荷爾蒙會刺激食慾增加,並容易囤積脂肪在腹部及臀部。(Stress belly)

Sarah Jackson等人在2017年的最新研究檢驗了2527個成人的頭髮,了解他們腎上腺皮質醇的濃度,再跟他們的體重,身高,腰圍等等做比較,檢驗頭髮是因為頭髮能反映出長時間的身體狀況。

研究發現腎上腺皮質醇過度活躍跟體重和腰圍有莫大的關係!
圖片
2、長期壓力下,神經胜肽 Y 分泌會增加:

長期處於壓力下,體內會分泌神經胜Y(Neuropeptide Y:簡稱 NPY),會導致食慾增加及對高油高熱量食物的渴望、脂肪囤積率提高,並容易堆積脂肪於腹部。

3、長期壓力下,瘦體素抗性增加:
(瘦體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蛋白質,該受體分布在全身各處,但在大腦內特別活躍,主要負責增加熱量消耗及抑制食慾。)

長期壓力繼續刺激下,會增加瘦體素的抗性,進而持續導致壓力肥上 身。

瘦體素的作用機轉正是降低神經胜肽Y(NPY)的作用,讓NPY異常增加,進而增加食慾且堆積脂肪。

Jayanthi Kandiah等人在2005年對272位學生做了一項研究,

發現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受試者吃甜食跟精緻食物的慾望都明顯提高了,而當中有62%的受試者食慾增加!

在一般的情況下80%的人能做出健康的飲食選擇,可是在壓力下,只有33%能保持健康的選擇。

也就是說,當你壓力越大,你更會想吃糖分高的食物。

​4、長期壓力還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

長期生活在高壓力生活下,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作用受抑制,除造成腸胃蠕動功能下降、消化功能變差,還會使脂質代謝緩慢、脂肪便容易囤積於體內,而導致體態走樣。

來公佈一下答案,你猜對了嗎?
圖片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適時的放鬆!

無論你的目標是甚麼,都記得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讓自己壓力過大。

如果自己不清楚該怎麼做,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喔!

但是要現代人完全沒壓力、好好放鬆並不容易。

因此「每天好好吃飯,每週好好運動,好好休息」來促進腦部釋放血清素、多巴胺,幫助提升正能量跟幸福感,也是避免讓壓力肥找上門的好方法。
​
記住唯有健康的生活態度及生活習慣,才能真正的達到健康的身體與體態!
0 評論

賀寶芙減肥產品造成急性肝衰竭致死,已經獲得國際期刊認證。

5/5/2019

0 評論

 
圖片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described Herbalife® in 2016 as a scam disguised as healthy living. Herbalife®-associated liver injury was reported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in the West


J Clin Exp Hepatol. 2019 Mar-Apr;9(2):268-272. doi: 10.1016/j.jceh.2018.08.002. Epub 2018 Aug 28.

可以點以下連節或是以下有重點摘要

Slimming to the Death: Herbalife®-Associated Fatal Acute Liver Failure-Heavy Metals, Toxic Compounds, Bacterial Contaminants and Psychotropic Agents in Products Sold in India.
Philips CA1, Augustine P1, Rajesh S1, John SK1, Valiathan GC1, Mathew J1, Phalke S2, Antony KL3.
Author information



Abstract
Herbalife® is a global nutrition and weight management company selling and marketing nutritional and weight loss supplements.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described Herbalife® in 2016 as a scam disguised as healthy living. Herbalife®-associated liver injury was reported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in the West. India is fast becoming the largest growing market for Herbalife® products, expected to surpass the United States in sales revenue. 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of a fatal acute liver failure from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a young woman who consumed Herbalife® products over 2 months. We also present unsettling data that showcas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toxic compounds, psychotropic substance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similar Herbalife® products in India. The growth of Herbalife® in India and expansion of its nutrition clubs in major cities that promise fake health benefits portend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concern.

KEYWORDS:
AIH, Autoimmune Hepatitis; BL, Butyrolactones; HDSs, 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HILI; Herbal supplements; ULN, Upper Limit of Normal; liver disease; obesity; weight loss

PMID: 31024209 PMCID: PMC6477126 [Available on 2020-03-01] DOI: 10.1016/j.jceh.2018.08.002


拜託大家!

減重最重要的是 安全,

千萬別為了瘦身而傷害了身體。



如果一定要服用減重產品,一定要經過臨床試驗,

且最好經由FDA或TFDA核可的產品。

​
0 評論

一次簡單搞懂嘴破到底該擦什麼藥?

4/26/2019

0 評論

 
圖片
 為什麼會嘴破?

嘴破形成的機制目前仍未能完全明白

1、外力損傷
假牙、蛀牙、不小心咬到等,都會導致黏膜破損潰瘍。

2、感染性潰瘍
如果免疫力不好,造成病毒、細菌、黴菌、真菌感染導致口腔潰瘍。

3、免疫系統
常見於頰、唇、口底及舌頭等黏膜處,通常與個人體質、壓力、熬夜及女性月經前的荷爾蒙變化相關,持續約1~2星期。

4、飲食
體質敏感者,攝取代糖、小麥或麩質食物後容易發生口腔潰瘍。缺乏維生素C、B12 或貧血患者也容易產生口腔潰瘍。愛吃火烤、油炸、辛辣等燥熱、刺激性強的食物,也容易火氣大,造成嘴破。

5、藥物副作用
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精神科藥物會影響唾液分泌,造成黏膜脫皮、口乾舌燥。

6、壞死性齦口炎
壞死性齦口炎比較少見,是由奮森螺旋體和梭形菌感染所造成的,可能會因為營養不良、口腔衛生不佳而加重病情,造成全身無力、發熱、牙齦出血、牙齒鬆動、強烈口臭、槽骨暴露、牙齒脫落等症狀。

7、口腔癌
因腫瘤增生,缺乏血液循環引發組識壞死,最後呈現潰瘍。

8、其他
女性荷爾蒙降低、藥物過敏、長期臥床或感染,也可能造成嘴破。

嘴破該擦什麼藥呢?

嘴破藥分六種

第一種嘴破藥成分:類固醇

降低口內黏膜的免疫反應,減少發炎的現象。

第二種嘴破藥成分: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

消炎、止痛、保護黏膜、促進黏膜修護。

第三種嘴破藥成分:組織凝結劑

選擇性針對嘴破組織凝固、變性、脫落,且具殺菌、收斂止血,使傷口修復。

第四種嘴破藥成分:保護性膠質

在潰瘍處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傷口受到外來刺激。

第五種嘴破藥成分:殺菌劑

利用殺菌、抗發炎、消腫及止血幫助傷口復原。

第六種嘴破藥成分:中藥、草本

消炎、清熱及促進傷口癒合。

嘴破能點蜂膠嗎?

不建議。

嘴破能擦鹽巴嗎?

不建議。

嘴破擦藥多久會痊癒?

大約4至14天會好。

如果超過14天,怎麼辦?

若潰瘍部位有白斑、紅斑、白色花紋或纖維化的症狀出現。請快到醫院檢查

如果有吃檳榔、或慣用菸酒者,會容易嘴破嗎?

可能會高比率的口腔癌風險。皆應盡快戒除,並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

25歲至44歲男性癌症第一名就是口腔癌。


若能早發現、早治療,治癒機率會比較高。

以下有更完整的影片(如果速度太快,看不清楚,可以按暫停觀看)
0 評論

FDA核准PLENITY™(Gelesis100)適應症連稍微胖者也能使用

4/20/2019

0 評論

 
圖片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Gelesis于20190414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其開發的水凝膠療法PLENITY™(Gelesis100),用於治療肥胖和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

主要核准的對象為BMI在25至40 的成年人,用來做為幫助體重管理的輔助藥品,這是FDA唯一核准,即使BMI小於25 也能使用的藥物。

PLENITY是一種新型口服、非刺激性、非全身性的體重管理輔助方法,這個專利的水凝膠技術,在臨床研究中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臨床試驗中,436名體重過重(BMI在27—40之間)的成年人,

服用PLENITY™(Gelesis100),6個月內平均減去10%的體重(約10公斤)和9公分的腰圍。

換句話說,約有60%的服用者,在半年內瘦了10%的體重。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治療組中有59%的人體重減輕了至少5%,是服用安慰劑組的兩倍;

有26%的人對PLENITY™(Gelesis100)效果特別好,這些人平均減重15% ,減掉了13至14公斤。

由於PLENITY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夠讓BMI即使小於25、以及不論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合併症的患者,皆能使用。

圖片
PLENITY™(Gelesis100)的服用方式:在午餐及晚餐前,以服用PLENITY膠囊,並服用大量水分。

但需於20至30分鍾後才能用餐。

PLENITY™(Gelesis100)是一種含有水凝膠顆粒的膠囊,是一種透過聯結兩種天然的纖維素和檸檬酸製造出的3D水凝膠基質,每天兩次於午晚餐前用水服下。

這些顆粒能夠迅速吸收胃中的水分,並與腸胃中的食物均勻混合,這些顆粒吸水後,慧型成數千個小凝膠塊。

這些凝膠塊就像食物一樣,但完全沒有熱量,能夠填飽胃和小腸的空間,讓身體產生飽足感。

但是這些凝膠塊會被分解嗎?

這個凝膠塊一旦進入大腸就會被酵素分解,失去3D結構,就不會吸收水分。

那會有副作用嗎?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不適,如:腹脹、腹痛、腹瀉、便秘,有1%的人出現感染或肌肉結締組織疾病。

Gelesis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先在美國進行一些測試,且預計將於2020年在美國上市推廣。

目前,台灣的合法減重藥有兩種,一種抑制食慾的沛麗婷( Belviq,學名Lorcaserin);一種是抑制脂肪吸收的羅鮮子(Xenical ,學名Orlistat )。

希望未來能夠多一個減重藥的選擇,增進飽足感的PLENITY™(Gelesis100),如果能夠在台灣上市,相信對很多需要減重或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朋友,會是一大福音。



Reference:
​1、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Gelesis100: A Novel Nonsystemic Oral Hydrogel for Weight Loss  . 13 November 2018

2、https://www.gelesis.com
0 評論

減重第十迷思:減重一定會影響月經?

4/11/2019

0 評論

 
圖片
很多女生在減重過程中常會出現亂經或停經等問題,所以減重就會導致停經或亂經成為女生減重時,最常見的疑惑,

那到底減重會不會影響月經?減重會對月經造成什麼影響?

當女生因生理期沒來去看醫生時,醫生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詢問妳有沒有懷孕。沒錯,懷孕是導致女性月經不來的主要「正常」原因。當然,如果妳的問題不是懷孕的話,又會是甚麼因素讓妳的月經不來的呢?


基本上,排卵及月經是受腦下垂體和下視丘的控制,它們的關係是這樣的:

下視丘 --->腦下垂體--->卵巢。

因此,任何一個器官有問題都可能影響月經。

舉例來說,上述這些器官中有病變的話,如下視丘、腦下垂體或卵巢方面有病變均可能干擾女性生理的運作。

那麼,除了疾病以外,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呢?

就是壓力。


壓力會干擾上述腦(下視丘、腦下垂體)的運作,此外,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這三個身體系統間彼此是會互相干擾與影響的,這三個系統會透過細胞激素互相溝通,故當神經系統(即壓力)受到干擾時,也會進而影響到內分泌與免疫系統。

因此,女性很容易因壓力大(例如:學生時代因考試壓力大而導致亂經或停經;減肥時因為對食物與體重的壓力而導致月經相關問題等)而導致月經週期的紊亂(月經變短、變長、不規律或甚至沒來)。

而最後一個會影響月經的主因就是荷爾蒙。

女性常使用的調經藥與避孕藥等均含有荷爾蒙成分,常使用這類藥物均可能影響月經週期(因為外來荷爾蒙將干擾身體本身荷爾蒙的運作)。

除了荷爾蒙本身會影響女性月經週期外,體脂肪多寡因會影響荷爾蒙分泌也會間接影響荷爾蒙。女性荷爾蒙是脂溶性荷爾蒙,需要脂肪協助來驅動,故過瘦或過胖都可能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過瘦的女孩初經會來得比較早,過胖的小女生初經會比較早;太胖的女性不孕時,醫生會先建議減肥;女性運動選手因脂肪太低而容易有停經問題的原因(所以,大多女性運動選手胸部等女性性徵一般多半較不明顯)。

因此,建議女性即使減肥,體脂肪最好還是不宜低於17%。

所以,當妳發現自己在減重過程中月經沒來或出現亂經時,妳可以問自己以下問題來判斷:

1.      是否有懷孕的可能?

2.      最近有否吃到荷爾蒙藥物?

3.      是否有可能過瘦所致?

4.      是否因壓力所致?(簡單地說就是妳是否過度在乎減重與食物熱量,因減肥而帶來太大的壓力)

5.      是否為疾病所致?

飲食並非影響月經的主因(無法決定月經的來與否),但確實會對月經造成影響(會讓月經來潮時順或不順)。舉例來說,若減肥中缺乏鐵、維生素B12等造血相關營養素可能導致月經來潮時血量較少;缺乏鈣質可能影響子宮的收縮,而影響血塊剝落,產生經痛;脂肪酸不平衡(ω-3脂肪酸不足)可能因壞前列腺素分泌較多而引起經痛…等。

簡單地說,飲食組成對月經的影響,主要是在月經來潮的量(經血量的多寡)及月經來時的生活品質(貧血;經痛;低血糖、精神差昏昏欲睡;胸部脹、水腫;便秘等),並非直接讓月經不來。

除非,妳採取只吃蔬菜不吃其他類食物,這種非常極端的營養不均減肥方式!!


這樣的方式,對身體更是一大傷害!

記住,不管怎麼減重,都要以不傷害身體健康的方式,才不會瘦下來,卻賠了健康。​

現在,也有輔助的減重藥品,讓想減重的朋友,可以避免給自己
因減肥而帶來的太大壓力,能抑制食慾,就能夠吃的比較少。

這時候如果吃對食物,就能事半功倍喔!

如果不清楚的朋有,也可以加入新德大藥局官方LINE詢問,已經有很多朋友只靠飲食調整,就輕鬆瘦下來。

想一起瘦下來嗎?快加入新德大藥局官方LINE詢問吧!
0 評論

麻醉手術最怕的惡性高熱,唯一解藥Dantrolene (單挫林)!

3/29/2019

0 評論

 
圖片
30歲男隆鼻麻醉高燒43.6℃猝死 姊控整形名醫:為省錢害死人
​
這就是 #惡性高熱,醫學證實這些惡性高熱家族的問題出在於肌肉細胞的細胞膜,有些患者在接受麻醉後會立即生現症狀,有些則是在手術結束回到恢復室或病房才開始發作。

這種顯性遺傳會改變肌肉細胞的細胞膜,所以患者吸入麻醉藥物或接受去極化肌肉鬆弛劑之後,肌肉細胞的細胞膜會門戶洞開,讓鈣離子不斷流進肌肉細胞內,使肌肉一直處在收縮的狀態。

肌肉收縮會消耗許多能量,並產生大量熱量使體溫上升,患者體內代謝速度暴衝,就像火力全開的鍋爐一般必須消耗大量氧氣,於是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開始爬升,心跳也大幅加速。持續收縮的肌肉細胞漸漸壞死崩解,這種現象稱作「橫紋肌溶解」,大範圍肌肉壞死會釋出大量的鉀離子、磷離子、肌酸、和肌酸激酶等,累積大量代謝廢物的血液會愈來愈酸,負責維持電解質平衡的腎臟在短時間內被排山倒海的廢物淹沒,造成急性腎衰竭,而高濃度的鉀離子讓心臟失控亂跳,嚴重的心律不整很快就會奪走患者的性命。

簡單來說,惡性高熱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的疾病,當帶有特定基因的患者接觸到吸入性麻醉藥或succinylcholine時,可能會進入高代謝狀態,產生高體溫。若沒有即時辨認與處理,患者可能會死亡。

病生理機轉:患者通常帶有骨骼肌Ryanodine受體的突變,在接觸特定物質後,胞內的鈣離子會過度堆積,進而造成骨骼肌的高代謝狀態,並造成體溫升高。

臨床表現:
大部分在麻醉誘導後一個小時內產生,二氧化碳升高、心搏過速、肌肉僵直、橫紋肌溶解、高體溫、心律不整,體溫升高通常是晚期的表現

如何治療 #惡性高熱?

治療方式大致可分為三大原則:

1、移除所有可能引發惡性高熱之物質。
2、針對病患出現之症狀給予症狀治療,以減輕體內器官之傷害。
3、儘速給予緩解惡性高熱之特效藥-Dantrolene。


為什麼Dantrolene可以用於治療惡性高熱症呢? 

當產生惡性高熱時,細胞會

(1) 當電流傳導經過神經末稍後,神經末梢的電壓調控鈣離子通道打開,使得囊泡中的乙醯膽鹼釋放。

(2) 乙醯膽鹼路過到肌肉細胞上的乙醯膽鹼受體,同時去極化 (depolarization) 肌膜。

(3) 去極化導致電壓調控鈉離子通道開啟,鈉離子流入。

(4) 鈣離子通道感覺到電壓的變化,跟變形金剛一樣改變形狀 (利於之後鈣離子流出)。

(5) 肌漿網 (鈣離子的倉庫) 內的鈣離子流出,肌肉收縮。

Dantrolene就是作用在肌漿網,減少鈣離子流出,讓肌肉放鬆,因此用於治療惡性高熱症。


0 評論

減重第九迷思:減重過程一定會讓胸部變小?!

3/19/2019

0 評論

 
圖片
減肥或減脂後胸部變小,絕對是女孩們的噩夢之一,女人真的有夠辛苦,比男生還要容易囤積脂肪,努力減肥減脂卻又害怕胸部變小!

減重減脂為什麼會讓胸部變小?

減重減脂過程中,飲食內容錯誤,就可能因為缺乏營養,而降低女性荷爾蒙分泌,女性荷爾蒙變少,乳腺下降胸部自然就變小。除了選對食物吃之外,有沒有被身體吸收也很重要,要提高身體的吸收營養能力,可多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提高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動。

接著妳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胸部,才能知道如何不要在減肥的時候也把罩杯的尺寸縮小了。

首先,要先來了解乳房的組織,下圖是乳房結構圖,紅色的部分是肌肉組織,黃色的部分則是脂肪,而其他橘紅色的線則是輸乳管及乳腺。
圖片
女生朋友對減肥減到胸部的這些擔心是正確的,因為乳房有75%由脂肪組成,當在減肥減脂的時候,並不能指定「局部」減身上某的部位的脂肪,減脂是全身性的,所以的確減到胸部脂肪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常聽到人家說,減肥減胸部要看體質,有的人就是瘦的凹凸有致,腰練細了屁股練翹,胸部還是堅挺有型,但有些人,減了一點點脂肪,胸部就縮小一號,到底你是屬於哪一種呢?

​其實可以從妳的身形找出一點線索。
圖片
從圖片可以看到,左邊的女生是屬於蘋果型身材,在腰部以上及以下都會囤積脂肪,這類的女生,胸部也通常比較大。右邊的女生則屬於梨形身材,胸部較小,脂肪多囤積在腰部以下的臀部及大腿。

​蘋果型的女生瘦下來的時候,胸部的大小變化並不會太過明顯,但是梨形身材的女生,因為胸部本來就不大,所以當脂肪量降低,胸部變小的情況就會特別明顯。

如何判斷你是屬於梨型身材還是蘋果型身材?

計算腰臀比例(WHR-Waist to Hip Rate),將腰圍除以臀圍(腰圍/臀圍),

大於80%即屬於蘋果型,

​小於80%則屬於梨型。


記得一定要選對食物,慢速減重,不讓體重與體脂快速下降,少量多餐,多運動,避免過度激烈運動。

以下整理出幾個要點:

1、以蛋白質為主要攝取,而且脂質、維生素、礦物質也很重要。

蛋白質對肌肉維持和發育相當重要,想練肌肉的人都知道要多吃,而它也是同時保持節食與胸部的重要營養素。此外蛋白質也是製造女性荷爾蒙和血液的材料。因此,多吃含有雌激素的食物,補充女性荷爾蒙,可以幫助讓胸部纖維長大;含有雌激素的食物例如亞麻子、大豆類製品、豆腐、豆漿、南瓜、紅豆、大蒜等。

可多吃富含蛋白質的大豆產品,大豆成分中的大豆異黃酮與女性荷爾蒙的雌激素相似,因此可預期他對胸部發展是有效的。不過也不是單單攝取大豆就足夠,大豆異黃酮雖好,攝取過多也會有副作用,因此要均衡從蛋、魚、肉與乳製品攝取優質蛋白質。

別認為自己要減肥,就杜絕一切脂肪,減肥期間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油脂,身體為維持運作,首先會去燃燒胸部脂肪,因而造成乳房萎縮。

胸部是脂肪與膠原蛋白所組成,如果不吃肉就會缺乏一部分的蛋白質,胸部不只會變小,還可能下垂,皮膚也會變得鬆弛。

另外,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幫助蛋白質與脂肪的代謝,而蛋白質與脂質又是女性荷爾蒙的材料,適量的攝取對血液流動很重要。

2、選擇對的食物來溫暖身體

身體過寒會讓血液循環變差、代謝降低,如此一來不只對胸部不好,減肥效果也不佳。

一般來說,白色、藍色與綠色蔬菜,都屬於寒性食物,其中「白糖」更是該盡量避免,雖然白糖帶來脂肪,但也會讓身體變寒。喜歡甜食的人,請試著改變口味,盡量避免甜食之外,也可改吃紅糖或是蜂蜜較健康。

3、避免激烈有氧運動

做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不超過45分鐘,並且一週做3~4次,不將有氧運動連續排入每日課表中,這樣可以避免燃燒太快,並且燃燒過量的脂肪,卻又能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

做胸部肌力訓練,因為乳房中除了脂肪外,也含有肌肉組織,所以當你減脂胸部變小,可以同時努力增肌讓胸肌變大,維持住胸部的尺寸,鍛鍊胸肌也能讓胸型尖挺漂亮。胸部肌力訓練可以一週做2~3次,安排在不連續天數的課表中,為了平衡全身的肌肉,記得也要做肩膀、手臂與背部的肌力訓練,才能撐的住胸肌不讓你彎腰駝背唷。

4、可以在洗完澡後多多按摩,幫住乳房的血絡疏通。
0 評論

一次簡單搞懂間歇性跛行

3/8/2019

0 評論

 
圖片
電視廣告經有內容描述一個火災現場,一位老翁被消防隊員背出來,記者問說:「阿伯,你怎麼不逃走?」阿伯回應:「我就腳麻了是要怎麼走?」
全身的血管都可能會有阻塞的風險,不侷限於心臟或大腦。

如果血管阻塞發生在肢體(通常下肢的風險又高於上肢)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症。

氣溫驟降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所以周邊動脈阻塞常在冷天急速惡化。

周邊動脈阻塞症在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因下肢動脈阻塞導致肌肉缺氧加劇而疼痛,必須稍事休息才能緩解再度行走,然而年長者常以為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中風導致,因而對「間歇性跛行」不以為意,忽略了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 


以下影片針對間歇性跛行做詳細的說明:
0 評論

從手指及腳指開始壞死的雷諾氏病患,如何過冬?

2/6/2019

0 評論

 
正值農曆過年的除夕夜,一位婆婆特地從桃園到台北來,詢問是否能夠幫忙,同時伸出她的手,說能否有甚麼藥品或是保健食品能夠幫助她。
圖片
詢問婆婆的情況,以及查看檢驗報告後,判斷可能為類風濕疾病,雖然婆婆從2018年10月起至今,到過不少藥局或是至診所更甚至醫院就醫,都尚未至風濕免疫科就診,於是請婆婆到醫學中心,並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雖然,幫忙過不少這類型的病患,轉介到風濕免疫科就診,但是這次是相對比較嚴重的情況。希望能跟已經轉介過的病患一樣,都能夠得到叫好的控制,並在就診後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順便來了解一下雷諾氏症

1、雷諾氏現象的成因

血管炎由於血管本身的發炎或血栓,加上血管的自我調節失常,導致管腔變窄或堵塞,因此遇到天氣寒冷或摸到冰水時,會出現皮膚顏色變白、變紫、變紅的“三色”變化,到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雷諾氏現象,下面詳細來介紹這個特別病徴。

事實上對冷極度敏感是常見的事,在人群中約有12%的人有此傾向,而且遇冷皮膚變白出現網紋斑駁也不少見,但是這樣就可以說是雷諾氏現象嗎? 典型的雷諾氏現象,病人不只要對冷敏感,還要有末端指頭皮膚變白、變紫,回溫後變紅,甚至伴隨麻、刺痛的感覺。病人的分佈隨緯度高低而不同,氣候越冷的地方越常見,顯示出氣溫對這個疾病的影響。針對它的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雷諾氏現象。

2、雷諾氏現象的診斷

大多數的雷諾氏現象是原發性的(稱之為雷諾氏病),可視為正常狀態而非病態,平均發作年齡是14歲,只有27%的病人在40歲左右或以後發病,其診斷的標準包括對稱性發作,沒有組織缺氧、潰瘍或壞死的變化,並且沒有其他次發性的原因,沒有抗核抗體的發現,發炎指數正常,及正常的甲摺微血管鏡檢查。

次發性雷諾氏現象發作年齡比較晚,約在30歲之後,病發時程度更厲害,為對稱性發作,會伴隨疼痛或皮膚缺血壞死,臨床上可以找到其他結締組織疾病的症狀及自體抗體,在甲摺微血管鏡下有微血管的變化。在一篇研究報告中,若病人在有不正常的自體抗體及不正常的甲摺微血管鏡發現,則15至20%的病人在兩年內會有自體免疫疾病產生。次發性雷諾氏現象和下列情況相關:

1.自體免疫疾病:系統性硬皮症、混合形結締組織疾病、乾燥症、皮肌炎、紅斑性狼瘡等,常合併不等程度的血管炎

2.職業相關:如使用振動性機具的勞工,有50%的人會有雷諾氏現象

3.阻塞性血管病變: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

4.藥物:乙型阻斷劑、偏頭痛用藥

5.其他:腕隧道症候群、複合性區域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動靜脈瘻管

要正確診斷雷諾氏現象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還要注意用藥紀錄,週邊肢體檢查是否有典型的三相變化(先因為血管收縮,皮膚變白,而後血鬱積變紫,回溫後變紅),是否伴隨麻、冰、痛的不舒服感覺,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有皮膚組織壞死,壞疽的變化,而這嚴重的程度則和氣溫、情緒、年齡、性別有相關。由於次發性雷諾氏現象和結締組織疾病相關,因此還要看有没有結締組織疾病相關的病症,如吞嚥困難、偏頭痛、手指腫脹、關節痛等。

實驗室檢查可檢驗一般生化血液、甲狀腺功能、相關自體免疫抗體,發炎指數如急性反應蛋白、紅血球沉降速率及甲褶顯微鏡檢查;另外可安排正中神經傳導速率來排除腕隧道症候群。其他如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抗雙股螺旋DNA抗體,抗中心體抗體等,也可找出相對應的自體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硬皮症、混合形結締組織疾病、乾燥症、皮肌炎、紅斑性狼瘡等。

3、雷諾氏現象的治療

雷諾氏現象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天冷時可用暖暖包、電熱的手套或襪子,甚至臘療機,來保護末端的手指、腳趾。除此之外,要注意戒煙或避免吸入二手煙,若是跟職業相關的雷諾氏現象(如使用振動性機具),及早發現,要及早避免繼續的傷害。

部分病人因高血壓有使用乙型阻斷劑,或常期吃偏頭痛用藥,此時應停藥或換其他替代用藥。如果傷害已造成,有了皮膚潰瘍,除了加強傷口照護,可另外使用抗生素以治療感染,以免進展到指頭壞死,需外科介入清理。在藥物方面,鈣離子阻斷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及其他林林總總的直接血管擴張劑都各有其很好的效力。更重要的是,針對各式各樣血管炎,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都是不可或缺的。

雷諾氏現象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表現,它可以是正常的變異,可以是藥物或職業傷害影響造成的,更嚴重的可以是自體免疫疾病及血管炎的早期表徵,不管是那一種,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病情的控制都有很大的幫助。



4、雷諾氏現象病患寒冬自保,五大原則如下:

一、全身保暖

圖片

1. 衣服須足以禦寒,變天、冷天、寒流來臨時,更為重要。
2. 頭戴帽子,防止冷天由頭部散發可觀熱量。
3. 身穿數層寬鬆衣服以保暖,避免過緊而阻礙血液流通。
4. 手戴連指手套。
5. 臉、耳以圍巾或頭巾包蓋。
6. 足穿厚襪或數層襪。
7. 足登寬鬆保溫之靴、鞋,切忌太緊。
8. 出外隨身攜帶毛線衣或外套,夏天也當如此,因空調房間有時甚冷。
9. 睡眠使用絨布床單或數層毛毯,若手腳冰冷,可戴手套及穿襪子。
10. 居家房間,保持適宜溫度。
11. 洗浴時注意水溫不要太冷,浴室門窗宜緊閉,可讓蒸氣先溫室。
12. 家務事可請親友代勞,如赴門外取報紙、或寒天出外,請人先發動車子,並避免碰冷水。
13. 超市冰櫃或家中冰箱取物時,宜帶手套保暖。
14. 喝冷飲時,杯子可以隔離杯套住,或外包餐巾、小毛巾。
15. 清洗蔬菜,請用溫水。
16. 攜帶暖暖包或手中懷爐取暖。

二、皮膚保養
保養皮膚,可減輕雷諾氏現象之傷害。雷諾氏現象病患,血液循環不佳,皮膚變乾,會使割傷、裂傷或破皮之傷口,難以癒合。

1.每日使用含羊毛脂之護乳,塗佈手腳,防止皮膚龜裂。
2.以中性肥皂,洗淨指趾,切勿以肥皂水浸泡。
3.每日檢查手指腳趾,有無破皮或潰爛,若有則須保持乾淨,並以OK繃敷蓋,立即就醫。
4.洗滌碗皿時,請戴橡膠手套。
5.穿戴棉或羊毛織品之衣物,較容易吸汗。
6.指甲須善加保護,修剪指甲刺或修銼指甲務須小心。
7.甲床表皮以乳液或護霜保持鬆軟,勿用剪刀修剪,或以尖物壓擠甲床表皮。
8. 需指尖用力之工作,請小心。操作快速震動之工具,或打字、彈奏吉他及鋼琴,皆可能引發雷諾氏現象,且易使指尖受傷。

三、戒煙、運動及心情愉快
抽煙、心情緊張會使血管收縮,血流減少,加重雷諾氏現象之發生及傷害。醫師許可下,常作適當運動,可使血管擴張,

四、配合藥物輔助治療
如雷諾氏現象較嚴重,則會使用鈣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或硝酸鹽(nitrate)藥物,來擴張血管。但這些藥物,可能會有頭疼、心悸、頭暈或腳腫之現象,可調整劑量。

五、避免某些藥物之使用
治頭疼之血管收縮劑,治狹心症、高血壓、偏頭疼之乙型阻斷劑,及治療感冒、呼吸症狀及開胃之腎上腺激導性藥物,會加重雷諾氏現象,須小心使用。看任何病時,須告知醫師您有雷諾氏現象,而注意避免上述用藥。

5、泡熱水可降低雷諾氏症的發作率
根據德國的研究報告指出,手腳泡熱水,有效降低雷諾氏症的發作機率,一般建議經常發作期間,每四小時泡熱水(攝氏35度)5分鐘,持續六週,會有效的降低發作率。

但是需注意皮膚有沒有潰瘍,有沒有傷口,如果有傷口或潰瘍,需戴塑膠手套才能泡熱水。

6、服用一些保健食品也能幫助日常保養
醫學研究發現,每天240-360毫克的24%銀杏標準萃取物,可以有效改善雷諾氏症的臨床症狀。

另外,2000mg的天然深海魚油及3000mg的月見草油(或2000mg的琉璃苣籽油)、每天400IU的維他命E及350-500毫克的維他命C,都證實對原發性雷諾氏症候群的改善有些助益,在日常保養上也是個不錯的保養選擇。

但是再服用這些保健食品前最好與您的醫師或是藥師詳細討論後再服用。

0 評論

減重第八迷思:冬天就是發胖的季節?小心冬天的「地雷食物」!

1/22/2019

0 評論

 
圖片
小心冬天的「地雷食物」!別讓體重突飛猛進!
​
​冬天到了,又是容易發胖的季節嗎?

想減重時,不吃東西又渾身冰涼,吃了東西,卻又怕發胖…....

再加上冬天天氣寒冷,許多人縮著身子又懶得動。

吃進來的熱量遠超過消耗的熱量,不知不覺在冬天過後身上就多了一圈肥肉。

雖然冬天脂肪分解代謝的速度比春夏慢,但天越冷時,活動所消耗的熱量比較多,所以冬天其實是去除脂肪的好季節。

「冬季地雷食物」有什麼特徵呢?通常很愛配湯吃,熱量常常破六百卡,分為以下六類: 

第一類,讓人誤以為「體積小,吃很少」的加工食物,通常單獨吃要吃十個才勉強能夠填胃,而且通常還會搭配一碗湯,熱量更高,要吃到感覺飽的熱量,甚至比吃一個便當還多,

例如:餛飩(一個45大卡)、燒賣(一顆50大卡)、水餃(一顆60大卡)、鍋貼(一個70大卡)、煎餃(一顆70大卡)、小籠包(一個120大卡)、水煎包(一個130大卡)、肉包(一個270大卡)、饅頭(一個280大卡)、油豆腐(一塊300大卡)。 


第二類,湯好喝的麵類,吃完一定會喝湯,湯內肉燥或高湯是骨湯調製,熱量超高,

例如:餛飩麵(560大卡)、肉羹麵(700大卡)、牛肉麵(800大卡)、日式叉燒豚骨拉麵(900大卡)。 

只要連湯喝進去飽正熱量破表!!!


第三類,乾麵類食物是非原型食物,吃了讓血糖快速上升,但在下一餐來臨前,也容易感到飢餓,讓人沒等到晚餐,又吃了零食或下午茶,而加了肉燥等醬料,熱量更驚人,

例如:大腸麵線(400大卡)、乾麵(480大卡)、乾榨菜肉絲麵(490大卡)、麻醬麵(500大卡)、白酒蛤蜊義大利麵(義大利麵中熱量最低,500大卡)、炸醬麵(650大卡)。

第四類,濃湯、強烈口味的湯類,相較一般較低卡的湯平均約為七十卡,

例如:玉米濃湯(180大卡)、蘑菇濃湯(290大卡)、蛤蠣巧達湯(130大卡)、肉羹湯(420大卡)。 


第五類,高油食物,肉眼看得出油亮,

例如:牛腩飯(580大卡)、蛋包飯(600大卡)、咖哩飯(700大卡)、燴飯(700大卡)、油飯(750大卡)、炒飯(800大卡)、三寶飯(1000大卡)。 

第六類,燒肉、鍋物類,熱量可說是食物界的「廣島原子彈」,燒烤肉片吃兩片,約400大卡,吃十片就至少2000大卡,火鍋類的肉片都是組合肉,用滾筒加工成條再削片,所以油花都一樣,平均吃二片梅花豬肉就120大卡,一餐至少吃十片就破千啦!再加上吃其他的配料、喝飲料,不管是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自煮火鍋,保守估計也是至少2000大卡跑不掉。 

至於甜食、炸物大家都知道熱量高就不贅述,以上六類冬季地雷食物,如果一星期吃到超過七次以上(同種也計算為一次),加上天冷少運動消耗多餘的卡路里,是很難逃離「冬季肥」的。但你可能會說,上班或住家環境,能吃的外食就是這些,不吃就沒得吃了? 

其實,認清常吃食物的卡路里,是幫助你在一天中去調配組合,避免超過基礎代謝所能消去的卡路里,並不是完全不吃這六類冬季地雷食物。

​例如:今天晚上和朋友約吃麻辣鍋,是先前就知道的事,也知道晚餐難逃2000大卡的命運,所以中午就避免吃六類冬季地雷食物,選擇陽春麵(400大卡),或是雞肉飯(450大卡),配合喝溫開水、吃水果或點青菜類。 


或者如果中午吃炒飯(800大卡),晚上本來想吃豚骨拉麵(900大卡),就改天再吃,而選擇皮蛋瘦肉粥(350大卡)。聰明選擇食物,平衡一天的卡路里不超過基礎代謝,才能吃得飽,又能保持良好的體態。
0 評論

減重第七迷思:生酮飲食法是拿來減肥用的嗎?

1/2/2019

0 評論

 
圖片
天氣漸冷,大家開始大吃大喝的機會變多,這一兩年吵的沸沸揚揚,繼『間歇性斷食』後,又有最新減肥的飲食法『生酮飲食法』, 不用挨餓,還可以吃得好又能減重,更有人說是救命長壽療法?


到底什麼是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英語:ketogenic diet)是一種高脂肪、適量蛋白質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又稱『低碳飲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

其實,很早在醫學上就用來輔助治療兒童困難控制的頑固型癲癇(intractable epilepsy)。

生酮飲食最早可追溯到新約聖經中提到可以用斷食治療癲癇,1910 年法國首先有醫師做過這類文章發表,但是讓大家較知道是在1990 年代美國有位叫Charlie 的病童家屬大力推行,提出他使用生酮飲食後的良好效果,並拍成電影"First Do No Harm",才讓世人重新認識生酮飲食。

以前生酮飲食通常用於頑固型癲癇病人,在使用多種藥物治療後仍然無法控制癲癇才會選擇此種方法,2009 年在美國癲癇學會第63 屆年度科學研討會中終於得到國際上的共識,對某些孩童而言,生酮飲食療法可以有效作為第一線治療,例如:嬰兒點頭痙攣,還有先天代謝上無法分解糖分者,如GLUT1 和丙酮酸鹽脫氫酵素(pyruvatedehydrogenase)不足,至於少數病人因服用抗癲癇藥物而產生的副作用及不適,也可以考慮生酮飲食作為第二線治療。

因此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強迫人體燃燒脂肪而非醣類非碳水化合物,模擬身體熱量飢餓狀態,在醫學上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困難控制的頑固型癲癇。

生酮飲食簡單的說就是飲食中僅攝取油脂、蛋白質,不吃水果、糖分。

在醣類攝取不足的情況下,身體為了要獲得足夠的能量維持運作,轉而分解脂肪,而脂肪分解就會有酮體的產生。

「就是生酮飲食那個生酮,生酮就是產生酮體的意思」。

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經人體吸收後會轉化為葡萄糖運往身體各處及供給能量,尤其是用於維持大腦運作。

然而由於生酮飲食中只攝取少量的低碳水化合物,肝臟便會將脂肪轉換為脂肪酸和酮體。

酮體運到腦部取代葡萄糖成為能量來源。

當血液中酮體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為酮症,能緩和癲癇的頻繁發作。

使用過生酮飲食的兒童或青年癲癇病患中,有半數的癲癇發作次數減到原來的一半,而且其效果在停用生酮飲食後仍然可以繼續。

正常生理情況下,攝取的醣類經消化過後會變成葡萄糖,讓身體當作能量來運用,但是,生酮飲食中的醣類攝取非常非常少,這時,肝臟會將脂肪轉換成脂肪酸與酮體,取代原本應該由葡萄糖負責的能量來源。

當血中酮體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為酮症,可以使癲癇的發作頻率較緩和,在醫學上主要用於輔助治療兒童的困難控制型癲癇。

酮症(酮體生成),不是酮酸中毒。

當採用生酮飲食法時,會有人誤會『酮症』就是醫學上的『酮酸中毒』,其實不是。

『酮症』,是指體內的脂肪被分解後酮體變多了的形容,而『酮酸中毒』的意思是說,體內病態的大量累積酸性酮體,
因此降低了血液的pH值,進而影響正常生理機能,情形若嚴重的話很可能會致命。

這情形多見於嚴重的糖尿病患,因為當糖尿病患缺乏胰島素時,細胞沒有辦法利用血中糖份,只好分解脂肪來當能量,久而久之,血酮就上升,若一直沒有胰島素來調控,身體不斷分解脂肪產生酸性酮體,血液PH值一旦降低,健康就出了問題,這時,就是酮酸中毒。

但正常人因為有胰島素幫忙調節,體內酮體要達到『中毒』程度,是不太可能的。

生酮飲食可以減肥?

網路上流傳:『因為飲食中沒有醣類,導致人體燃燒脂肪,所以就會瘦,是一種不用忌口也能瘦的好方式。』

其實,這錯了,原因如上段說明,但假如真的瘦了,那…也是病了。

生酮飲食法不是拿來減肥用的啦!

近來不少民眾熱衷於嘗試「生酮飲食」,有人是為了減重,有人是為了控制血糖,在知名網路部落客的推波助瀾下形成一股風潮。

「生酮飲食」對身體的影響

「生酮飲食」對身體的影響,甚至生酮飲食可能會造成猝死。

臨床上已經發現,生酮飲食,會影響人體內分泌。

人體所有內分泌主要是由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來調控,醫學上簡稱『HPA』(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這可以幫助調節壓力、情緒、情感、消化、代謝…等等很多的人體機制。

當然身體採取生酮飲食,減少了醣類攝取,有研究顯示會增加壓力荷爾蒙cortisol的生成,進而影響HPA的正常功能,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

在女生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亂經或閉經(amenorrhea),相同問題,更常見於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的女生,又或壓力過大的女生。

在男生來說,當然就是睪固酮濃度降低啦!

一旦男性體內睪固酮濃度降低,想要把肌肉練大,想要體脂降低都會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還會開始流失肌肉、堆積脂肪、體力下降。


問題那麼多,可見得,沒有吃醣類食物,對身體造成的隱形壓力是很大的。

看到這裡,還是想要嘗試低碳水化合物或是生酮飲食的朋友們,建議您在開始生酮飲食前,一定要先去檢查體內性荷爾蒙濃度,在正常值範圍內,才能開始實施生酮飲食計畫。

在實施生酮飲食計畫期間,也要配合醫師,定期監測您體內的性荷爾蒙濃度的改變。

生酮飲食也不適合糖尿病患

生酮飲食不適合糖尿病患!

這是因為生酮飲食多油脂,長期食用恐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和膽固醇過高。

生酮飲食法限制一天只20公克的醣類,多吃油脂,不少糖尿病患合併有高血壓及高血脂,長期下來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肝硬化和膽固醇過高。

酪梨不是水果而是油脂,綠豆、豌豆仁非豆類而是屬於「全穀根莖類」,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主食類」。

酪梨30公克就相當於1/3湯匙油脂、熟綠豆100公克相當於1/4碗白飯,若吃了這些食物就要減少油脂和主食類的份量。

生酮飲食還會造成其他健康隱憂

實施生酮飲食的其他健康隱憂,肉類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可能會出現膽固醇方面的問題。

另外,維他命礦物質多存在於穀類根莖類蔬菜水果裡,若吃太少,也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又因為缺乏攝取其中的纖維素,便秘的問題也有可能發生。

正常人別實施生酮飲食,正常的飲食,建議遵循『哈佛健康飲食餐盤』,人體只要有適當的養分,就能帶來健康的身體,想瘦,前提總是要有個健康身體好呀!

生酮飲食法不是拿來減肥用的!

生酮飲食法不是拿來減肥用的啦!正常人還是以『飲食均衡』為最大原則。

 根據國際期刊Lancet public health研究,當中呈現 U 型曲線,顯示碳水化合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好。碳水化合物佔飲食 50-55% 時是最好的,而且當碳水化合物佔小於 20% 的總飲食時,死亡率升高了 50%。

這項報告是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研究員從 1987 年到 2012 年,追蹤了 15,428 名年齡年齡在 45-64 歲的美國成年人,在這 25 年間裡收集他們自我報告的食譜以及健康數據,研究人員得到結論,發現從碳水化合物獲得一半卡路里的人,比攝取高於 70% 和低於 40% 的人,平均壽命更長。

攝入適量碳水化合物(佔每日卡路里的 50-55%)的人平均壽命為 83 歲
攝入超量碳水化合物(佔每日卡路里的 70%)的人平均壽命 82 歲。
攝入低碳水化合物(佔每日卡路里 40%)的人平均壽命為 79 歲。

這幾年來很多國家開始注意這些特殊飲食療法的問題,探討若長期採用低醣飲食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美國學者在2018年發表了探討低醣飲食與死亡率風險的相關性研究 【1】研究共納入了15,428名45-64歲成年人,在1987年至1989年參與社區人群動脈粥樣硬化風險(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研究中完成飲食頻率問卷調查,並排除攝取極端熱量之男女(男性每天<600卡或> 4200卡,女生每天<500卡或> 3600卡)。

   這些受試者在後續25年的追蹤當中,有6283人死亡,收集的資料經過多變量調整後,醣類佔總攝取能量比率與死亡率之間呈現U形關係圖。資料顯示每天醣類的攝取佔總能量的45-55%時,死亡風險最低;每天糖類的攝取佔總能量的40%以下和 70%以上時,死亡風險升高;進一步去分析營養素的組成,發現在進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期間,其蛋白質及脂肪來源以動物性食物 (例如:羊肉、牛肉、豬肉和雞肉等來源) 為主者,其死亡率的風險較高;反之,當蛋白質與脂肪以植物性來源為主時(例如:蔬菜、堅果、全麥麵包等)其死亡率的風險則大幅下降;日本在2014年也有類似的研究結果,攝取蔬菜、魚類和貝類的受試者與和吃肉類及蛋類者做比較,有較低風險的心血管代謝疾病【2】。


參考資料:
1. Sara B Seidelmann, Brian Claggett, Susan Cheng,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 Aug 16; http://dx.doi.org/10.1016/S2468-2667(18)30135-X.
2. M Yasuyuki Nakamura, Nagako Okuda, Tomonori Okamura, et al., Low-carbohydrate diets and cardiovascular and total mortality in Japanese:a 29-year follow-up of NIPPON DATA80.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4), 112, 916–924.
圖片
若有想使用生酮飲食或特殊飲食法時,請先諮詢您的醫師及營養師。

以下是哈佛健康飲食餐盤:
圖片
0 評論

【最新減重神器】科學家在胃植入晶片, 100 天減重 38%

12/27/2018

0 評論

 
人的第十對腦神經-迷走神經可以調節飲食習慣,如果能夠進一步去調控它最魚減重是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美國科學家Xudong Wang發明一個不到一公分的晶片,植入在胃,當胃蠕動時即可產生刺激,而且能夠刺激讓腦部產生「現在已吃飽」的感覺,也就是增加飽足感,進而達到減少食慾的目的。讓更多體重過重的人,避免吃過多的食物,來幫助治療肥胖。

這個減少食慾晶片的作用原理,是增強胃部發送刺激飽足的感覺到到大腦。

而且這個晶片不需要電源,當然也不必時常取出更換電源。

在老鼠實驗中,植入此減少食慾晶片25天後,體重會快速下降;在100天後,跟對照組相比,兩者體重差了38%。

但是把此減少食慾晶片移除後,老鼠回復當初的食量,體重亦回復到當初的水平。


Effective weight control via an implanted self-powered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7764-z

Guang Yao, Lei Kang, Jun Li, Yin Long, Hao Wei, Carolina A. Ferreira, Justin J. Jeffery, Yuan Lin, Weibo Cai & Xudong Wang 
Nature Communicationsvolume 9, Article number: 5349 (2018) 

圖片
但是目前,台灣合法抑制食慾的藥品,只有沛麗婷 ( BELVIQ Lorcaserin ) ,目前已經在全球做過人體臨床試驗,也在台灣完成人體臨床試驗。

希望未來科學家能更進一步進行實驗,期待減少食慾晶片未來能夠在人體上使用。
0 評論

一次簡單搞懂必達定鼻內防護噴霧Carragelose®

12/21/2018

0 評論

 
Carragelose®鼻內防護噴霧有甚麼特點呢?

1、天然海藻成分
2、舒緩感冒引起的流鼻水及鼻塞等症狀
3、縮短不適時間約2天
4、不含防腐劑及類固醇
5、適合1歲以上兒童或成人使用
6、懷孕和哺乳媽媽也可使用

Carragelose®是甚麼呢?

 
Carragelose ®是一種從紅藻中提取的天然海洋物質。

它與粘膜表面和病毒顆粒物理相互作用,並對抗引起感冒的呼吸道病毒。

Carragelose ®如何對抗感冒和流感病毒?

先在鼻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設下天羅地網)
鎖定、捕獲病毒,阻礙病毒的傳播和繁殖。(病毒經過)
病毒通過鼻粘液時即可被攔截。(抓住病毒)

Carragelose®鼻內防護噴霧會成癮嗎?

不會成癮,不會引起嗜睡,也不會引起任何戒斷症狀。

臨床證實有預防或治療感冒的抗病毒嗎?

是的,進行了多項成人和兒童患者的大規模臨床試驗,來評估鼻腔噴霧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臨床試驗中,Carragelose ®鼻噴霧可縮短感冒不適的時間,增加病毒清除率並減少症狀復發。
​
1. Carrageenan nasal spray in virus confirmed common col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analysis of tw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ultidiscip Respir Med. 2014 Nov 12;9(1):57. doi: 10.1186/2049-6958-9-57. eCollection 2014.
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ota-carrageenan nasal spray versus placebo in early treatment of the common cold in adults: the ICICC trial.
Respir Res. 2015; 16: 121.

按此處以編輯.
0 評論

兒童肥胖影響日後成人健康,台灣有三成小孩過重或肥胖。

12/19/2018

0 評論

 
圖片
兒童肥胖的定義在世界上各國標準不同,以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的標準,2-19歲兒童與青少年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同齡兒童第95百分位即為過重;英國、香港、紐西蘭等國的兒童肥胖標準,則分性別個別列出2-18歲過重與肥胖之BMI值,超過此BMI值則算超標,調查結果發現,兒童青少年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大增,部分國家的兒童甚至超標210%,兒童肥胖問題已成為全球問題,不容忽視。

台灣每四位兒童就有一位過重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健康檢查數據顯示,台灣平均每四位兒童就有一位有過重的情形,若是在小學時期就過重,長大後繼續肥胖的機率則高達40到50%,國中時期約60到70%,若是高中時期發胖,成人後發胖的機率就更高了,「小時候胖不是胖」的俗諺,徹底被顛覆。

兒童肥胖的問題對於孩童在健康與發育層面影響甚大,最遠甚至可能影響到日後成人健康問題。近十年來,西方飲食習慣逐漸融入台灣,小朋友對速食及含糖量、熱量偏高的飲食已經習慣,加上生活壓力大、經濟壓力重,家長在長期忽略兒童生活習慣及飲食管理的狀況下,有許多小兒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氣喘問題發生陸續在門診可見。這些來求診的過胖兒童,家庭多半有「小時候胖胖的很可愛」的錯誤觀念。殊不知,孩童若在成長的路上因體重過重加上骨骼發育未完全,容易出現O型腿及上述等健康問題,而這些病徵將伴隨兒童長大至成人,胖小孩變成胖大人。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指出全球的過重人口數由2014年的20億人,將上升至2025年的27億人,肥胖防治將會是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挑戰。有鑒於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問題已經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對於健康、教育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危害,世界肥胖聯盟將今年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主題訂為「戰勝兒童肥胖(Overcoming Childhood Obesity)」,目標是提升人們對於肥胖的挑戰性的認知,以及戰勝肥胖的具體作為,並鼓勵會員組織團體倡議運動與肥胖相關的議題。 

根據教育部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我國103學年度國小及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各為29.0%及28.8%,其中國小男童及女童過重及肥胖比率分別為32.8%及24.9%,國中男生及女生過重及肥胖比率各為33.1%及24.2%。另在國際比較方面,依據世界肥胖聯盟調查結果,台灣兒童過重及肥胖率與OECD 33個國家相比,臺灣男童排行第6,女童排名第12。 

不可不防! 兒童肥胖影響成人健康 

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們應重視兒童肥胖所導致的種種健康問題,若不及時處理,不只影響孩子的現在,也將危及孩子的未來健康。兒童肥胖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例如:早發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女童早發育、氣喘及心理健康。研究發現比起正常小孩,肥胖兒童的血管硬度較高,心跳較快,和血管內皮功能較差;長期追蹤研究更顯示:孩童時期的長期肥胖,會造成孩童和成人的心臟結構異常,並增加成人時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兒童肥胖所造成的傷害,隨著年齡增長,影響越大。 

打擊兒童肥胖! 就從三方面7撇步開始  

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肥胖防治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方面著手。家長對於兒童的飲食及運動型態具有極大的決定性及影響力,建議採取下列七撇步戰勝兒童肥胖: 
1.「和糖說不、開水最優」:鼓勵多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 
2.「溫馨共餐、全家安康」:鼓勵「跟孩子一起用餐」,以及「幫孩子準備餐點」,如此不但能照顧全家人的健康,亦能促進親子關係。 
3.「鮮食蔬果、均衡飲食」:鼓勵多攝取新鮮蔬果、鮮奶、堅果、糙米飯等,養成孩子均衡飲食、避免偏食。 
4.「拒絕零食、遠離高熱量」:避免洋芋片、炸雞、速食等高油、高鹽、高熱量,容易造成肥胖的食品。 
5.「多多運動、減少久坐」:降低孩子使用電腦、手機和看電視等久坐時間,建議每天能累積60分鐘的中度到重度的身體活動。 
6.「全家動員、走向戶外」:建議家長假日計畫全家一起從事親子活動,善用國民健康署輔導各縣市規劃的運動地圖及親子活動空間,多利用開設的健走步道、自行車車道,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從事身體活動。 
7.「適當休息、充足睡眠」:鼓勵孩子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晚睡及熬夜,每天至少睡眠6-8小時。 

以下有衛福部提供的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
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pdf
File Size: 5172 kb
File Type: pdf
下載檔案

以上影片來自大愛醫生館。
0 評論

保命防跌!跌倒後寧可用爬的打電話求救也不要再站立,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

12/18/2018

0 評論

 
家裡有長輩請注意喔!
長輩獨自在家時,請一定提醒長輩,跌倒後寧可用爬的打電話求救也不要再站立,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
#保命防跌
#長輩居家照護 很重要
#溫馨提醒
0 評論

藥名更新資訊:"羅氏鮮"更名"羅鮮子"

12/10/2018

0 評論

 
圖片
在台灣多年的專一、可逆性之腸胃道脂肪分解酶抑制劑ORLISTAT,由原廠羅氏藥廠所製造,於民國89年核可上市,該中文藥名為羅氏鮮膠囊120毫克。

於今年2018年,更改其中文名為羅鮮子膠囊120毫克。
​

該英文名稱XENICAL CAPSULES 120MG,則維持不變。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站資料:(點即可連結)

https://www.fda.gov.tw/MLMS/H0001D.aspx?Type=Lic&LicId=02023051


0 評論

減重第六迷思:低GI飲食一定可以減重嗎?

12/9/2018

0 評論

 
圖片
很多人都知道「低熱量飲食可以控制體重」和「低GI飲食可幫助減重」吧!

但事實並非這麼簡單!!!!

理論上,低熱量飲食和低GI飲食如果吃對的話,確實對減重很有幫助,但是NG的飲食習慣,就算是低熱量或低GI,都會讓你越吃越胖喔! 

很多朋友都很愛吃澱粉類食物,例如:飯、麵、饅頭等。尤其是有一些長輩,由於獨居或是為了簡單且能吃飽就好的想法,總是飯吃多一點,油膩的多吃一點,菜少吃一點,總覺得吃的白白胖胖的比較有福氣,瘦八八的沒福氣的觀念。

結果很多人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血糖開始偏高,通常醫師會說再降不下來,就要吃降血糖藥!

通常醫院會請營養師,幫大家衛教,建議低GI飲食。

低GI飲食本來是應用在糖尿病人身上,但越來越多人也用在減重。低GI食物一定可以減重嗎?讓我們來看看吧!

GI(Glycemic index簡稱),中文叫「升糖指數」就是我們吃的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

那食物GI值的測定怎麼來的呢?
就是服用純葡萄糖100g後,2小時內增加的血糖值為基準(GI值=100),其他食物則以食用後2小時內血糖增加值與食用純葡萄糖的血糖增加值作比較得到的升糖指數。是顯示食物經腸胃道消化吸收後,其所含的醣份造成血糖上升的速度快慢,這就是GI值。

低GI飲食,吃下去不會讓血糖急速升高,可降低胰島素的分泌,也可減少熱量的產生和脂肪的堆積,還可以降壞膽固醇(LDL)和提升好膽固醇(HDL),這就是減重的人會應用低GI飲食來減肥的原因。

圖片
那我們要怎麼知道食物是低GI食物呢?

下面用簡單的幾種方法判定


1、纖維越高的,GI越低。如全麥麵包就比白麵包低。
2、含酸量越高的,GI越低,如檸檬比西瓜低。
3、未經加工過的食物,GI越低。
4、澱粉糊化程度越低,GI越低,所以乾飯比稀飯低。所以家中長輩如果有糖尿病又愛吃粥的,一定要注意!

如果是外食族,又要怎麼吃,才可以達到低GI飲食呢?
1、多吃蔬菜:大部分的蔬菜都是低GI的,而且又含有大量纖維素,熱量也低,可以多吃。
2、多吃大豆食品:大豆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也比肉類多了纖維素和低油脂的優點。
3、用糙米飯取代高GI易升糖的白米,高纖維素的全麥吐司取代白吐司。
4、水果取代易升糖的果汁和飯後甜點,但西瓜、葡萄和荔枝屬高GI要特別注意。

最後,低GI飲食一定可以減重嗎?
低GI並不等於低熱量!
吃低GI食物還是要注意總熱量有沒有超標,不然吃了一堆低GI,但高熱量的食物,還是會讓血糖上升和脂肪找上門,反而達不到減重的目的!


如果您想減重或是患有糖尿病,升糖指數是否可用於控制血糖或減重?
​
升糖指數可能有一些好處,但也有一些問題存在。問題包括:

1、單一的食物而不是食物的組合可以不同地影響血糖。
2、不考慮影響血糖的所有變量,例如:如何準備食物或食用多少。
3、僅針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來做計量。
4、不根據營養成分對食物進行排名 - 低GI的食物可能含有較高的熱量,糖或飽和脂肪。
5、遵循血糖指數可能很困難。首先,對於低,中,高血糖食物沒有標準。
6、食品包裝上沒有列出其GI排名,很難評估。


健康飲食習慣,控制食物份量和計算熱量的基本原則,才能更好地控制體重和控制血糖的方法。

以下是常見食物的GI值及其熱量表:
0 評論

減重第五迷思:為什麼拼了命運動還是不會瘦?

11/29/2018

0 評論

 
圖片
三個月前,小薇為了即將到來的夏天想要減肥,她在網路上看到減肥成功者分享經驗說,其實減肥不需要痛苦的控制飲食,只要持之以恆的運動就好,所以小薇開始堅持每天下班就去住家旁的健身房慢跑30分鐘兼做簡單的重量訓練,結束後,就開開心心的享用豐盛的晚餐,一切看是如此美好,直到三個月後,體重計上的數字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動,鏡子裡的贅肉還是贅肉,當初說好的苗條曲線似乎沒有想要出現的樣子,小薇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解釋為什麼小薇運動都不會瘦?!

在多數的研究資料顯示運動本身對減重的效果差強人意,最有利證據就是持續超過25週的有氧運動,實際上所減少的重量比預期的體重少了70%。
圖片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靠運動就可以減肥?

最近幾年,開始有科學家注意到運動對減肥的效果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只靠運動就可以甩掉許多脂肪,但也有許多人身上的脂肪是對運動有抗性的,因為過去的實驗成果總是取平均值,所以整體的減重成果就是被右邊這群人運動還增加體重的人拉下來的。

圖片
你有沒有發現你也是右邊這群人之一嗎?

可是為什麼做同樣的運動,消耗一樣的熱量,結果怎麼會差這麼多呢?


科學家提出很多種可能因素,但其中造成最大影響的因素就是食慾。

當一群科學家找了一些肥胖的人,來強迫他們運動12個禮拜然後依照減肥成效把他們分成有抗性以及無抗性,比較進食量,結果發現:

1、對運動有抗性的人,進食量明顯比實驗開始前多了許多。

2、相反的,
對運動沒有抗性的人,進食量竟然不增反減。

但是在還沒開始減肥前,怎麼知道自己對運動是否有抗性呢?

很多臨床證據指出

平均上來說,女生比男生更難從運動中得到減肥的效果,


圖片
圖片
也就是說女生如果要只靠運動來減重,比男生還難。

(女生對運動的抗性比男生高,但是沒有試驗過,很難知道自己是否對運動有抗性。)

因此,女生減重的重點還是在於食慾。(當然配合運動更好,但是不一定能幫助減重。)

如果運動好長一段時間卻沒有減重,對身體健康還有幫助嗎?

只要有運動,即使體重沒有減少太多或是稍微增加,一樣有助於身體健康,像是幫助血壓降低、

休息時的心跳次數降低,最重要的是腰圍也會變小,肌肉量變多;

除此之外運動本身對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憂鬱症的朋友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很多人認為健康歸健康,還是很希望擁有完美的身材。

到底該怎麼辦呢?

那你就要在飲食上面節制一點。

重點還是在於食慾。重點還是在於食慾。重點還是在於食慾。(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很多人很難控制自己的食慾,有沒有方法可以幫助控制或降低食慾呢?

目前有很多方法或是藥物 ( Lorcaserin、Liraglutide、Phentermine + Topiramate ),均可幫助控制或是降低食慾。

REFERENCE
1. Physical activity, total and regional obesity: Dose-response considerations. 33(6 Suppl):S521-7; discussion S528-9 • June 2001
2. Dual-process action of exercise on appetite control: increase in orexigenic drive but improvement in meal-induced satiety. Am J Clin Nutr. 2009 Oct;90(4):921-7.
3. Metabolic and behavioral compensatory responses to exercise interventions: barriers to weight los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07 Jun;15(6):1373-83.
4. Is Exercise Effective for Weight Loss With Ad Libitum Diet? Energy Balance, Compensation, and Gender Differences. Donnelly, Joseph E.; Smith, Bryan K.
5.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body weight to other markers of health. N A King1, M Hopkins2, P Caudwell3, R J Stubbs4, J E Blundell3
0 評論

常戴安全帽,讓頭髮不能呼吸,導致禿頭?掉髮常見的迷思

11/27/2018

0 評論

 
圖片
圖片


先來了解正常的頭髮生長

1. 在一個時間點,大約有 90%的頭髮處於生長期,而一根頭髮的生長期大概是2-6 年。

2. 約有 10%的頭髮是處於休止期,這段休息的期間大概是 2-3 個月,休息過後頭髮即會掉落。

3. 當一根頭髮掉落時,同一毛囊會有另一根頭髮長出來取代原來的頭髮,並且開始生長期。

4. 頭髮每個月大約長 1 公分,但隨人的年齡變大,頭髮會越長越慢。

5. 大多數人掉髮是因為正常的頭髮代謝,一般每天掉 50-100 根是屬於正常現象。



圖片
常見的掉髮迷思

1、常戴帽子或安全帽,讓頭髮不能呼吸,所以導致禿頭?


A:頭髮會生長,是因為毛囊從血液中獲得氧氣與營養,所以改善頭皮的血液循環,的確可以減少掉髮的機率,但已經長出來的頭髮絕對不會「呼吸」,所以戴帽子造成的應該是悶熱導致頭皮發炎、髮質粗糙,並不是禿頭的問題。

2、每天洗頭導致掉髮?

A:洗頭會掉的頭髮,是「本來就要掉的」,正常的毛髮有所謂的休止期,而洗頭時因為會清潔頭皮,容易將要掉落的頭髮順勢撥下,又能直觀看到自己頭髮在面前掉落,所以感覺好像是洗頭造成掉髮。

而有雄性禿常見的脂漏性體質,不管男女都一樣,大多是油性頭皮,髮質也多偏油性,導致他們天天洗頭、甚至一天洗好幾次,所以感覺自己是因為洗頭才掉頭髮,但其實是「倒果為因」;其實只要不是用力抓頭皮、扯頭髮,都不會影響到健康的頭髮。

3、淋一下酸雨會導致掉髮?

A:一般的雨水PH值是5.6左右,酸雨定義為PH值小於5.0的雨水,也可能對皮膚、黏膜部位造成刺激跟過敏,但頭髮的毛囊是在皮膚底下,而皮膚本身就是弱酸性、也是第一層保護,這樣程度的雨水還不至於會傷害到皮膚底下的毛囊,除非跟建築物一樣24小時不停的在外面淋雨,需要長時間才有可能。

4、常梳頭會掉髮,甚至造成禿頭?

A:梳頭髮會覺得容易掉髮,是因為頭髮會卡在梳子上,讓人感覺「好多」,但其實也跟洗頭一樣,只是比較容易被看到的掉髮而已,都是正常的代謝。只要不是梳子太密、或是梳頭時遇到打結的頭髮硬扯等外力影響,正常的梳頭也不會造成禿頭。

5、換坊間的生髮洗髮精,就不會再掉髮?

A:洗髮精的功用是清潔頭皮與頭髮,當然有些洗髮精會添加藥性成分,能改善脂漏性皮膚炎、頭皮屑等,但對於「長頭髮」或改善「禿頭」,是沒有效的。當然治療雄性禿的時候,有人會使用生髮水
(
Minoxidil,註1),雖然頭髮的數量以及重量會增加,但並無法解決雄性禿根本掉髮的問題。

目前,能從根本讓毛囊不會萎縮的藥,有兩種,分別是
finasteride口服藥(例如柔沛,註2)以及 dutasteride口服藥(新髮靈,註3)。

註1:Minoxidil無法抑制雄性激素(anti-androgen)的功能,在動物體的研究中,Minoxidil並不會刺激睪固酮(testosterone)或是腎上腺雄性素(adrenal androgen)的分泌;至於在人體實驗上,血清中的睪固酮濃度也不會因為使用Minoxidil而改變。但根據臨床實驗的結果,具有雄性禿掉髮的男性和女性的頭髮,在使用Minoxidil之後,在頭髮數量及重量上,皆會明顯增加。但這種讓細小毛囊產生反轉再生的作用,尚不足以單純解釋是Minoxidil讓頭髮加快生長,似乎是Minoxidil觸發了毛囊由休止期進入生長期的關鍵所在,也因此,Minoxidil的真正作用機制,目前還是尚未釐清。

註2:finasteride口服藥是只抑制了第二型的5 α還原脢。

註3:dutasteride口服藥是同時抑制了第一型與第二型的5 α還原脢。

6、洗髮只要洗頭皮?
A:頭皮一定要洗,但頭髮也不能偏廢,尤其是長髮女性,應在洗頭時好好梳理,才不會打結;如果只洗頭皮,無法達到徹底清潔的目的。

至於其他洗髮細節,不脫以下原則:
一、不一定要天天洗頭,應視個人需求及習慣,決定洗頭的頻率、次數。
二、選擇適合髮質的洗髮精。
三、用溫水沖洗乾淨,因冷水會降低洗淨力。
四、不管什麼髮質,洗頭時都要清洗乾淨,不要殘留洗髮或護髮產品在頭上。

7、洗頭時頭髮很癢,可以用指甲用力抓?
A:不可用指甲,以免刮傷頭皮。洗頭時可搭配按摩3~5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此外,不管洗頭或按摩,都要使用指腹,才不會造成毛囊受傷。
0 評論

胖是一種「傳染病」?你身上的胖可能是別人傳染給你的!

11/26/2018

0 評論

 
圖片
體重超重了嗎?    可能來自身邊的人傳染給你的!!!

很多辛苦減肥的人可能根本不會想到,自己的肥胖不僅僅是因為吃得多、動得少,也很有可能是被周圍的胖親友傳染的。

2007年,耶魯大學的克里斯塔基斯教授與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授福勒的研究團隊通過一項長時間的追蹤研究,探究了肥胖如何在人與人之間蔓延。該團隊在《NEJM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該項研究通過對12067位有緊密社會聯繫的人進行了32年的跟蹤調查,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如性別、隨年齡增加體重的正常增長、經濟水平的影響後發現,一個人體重的增加與否與其朋友、兄弟姐妹、配偶以及鄰居的體重增加都相關。

一個人的行為會在社交圈中產生三層影響,影響朋友,影響朋友的朋友,影響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如果你的朋友肥胖,那麼你肥胖的可能性就會高出45%;

如果你朋友的朋友肥胖,你肥胖的可能性就會高出20%;

而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肥胖,則會讓你肥胖的可能性高出10%。

但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肥胖,則對你影響不大了。

研究結果還發現,如果一個胖人體重增加了7.7千克,那麼他(她)朋友的體重也會相應增加2.3千克。

另外,性別也與人變胖關係密切。如果一個人的同性朋友中有一個人變胖了,他(她)體重增加的幾率也會相應提高71%。

為何胖會在社交中「傳染」?

在社交中,我們周圍的人生活飲食習慣通常會相互「傳染」。

平時我們都會有一個感覺,和要好的親戚朋友們待在一起時,很多時候會不知不覺增加飯量,要是和胖親友們在一起,可能會吃得更多。這主要是大部分肥胖人群進食速度也比一般人快,和肥胖者一起進食時,會無形中增加進食速度。而狼吞虎咽不容易產生飽腹感,這樣就會吃進更多的食物,攝入過多的熱量。

我們每個人都有從眾心理,一個人所處的圈子中一些人的群體性行為都會對自身產生影響。從心理角度來說,看到胖朋友吃得比自己還多,於是會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稍微多吃一點也沒有什麼關係。

並且待在胖子群中,受影響的不僅僅只有吃。胖子群體一般都不愛運動,而是喜歡看電視、玩電腦、坐著聊天等一些沒有什麼運動量的活動。這樣一個人總是待在他們中間,個人活動的方式也很容易受胖友的影響而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比如周末喜歡宅在家裡、不愛出門活動,而這些都是導致長胖的因素。

那是不是我們就要和自己的胖朋友絕交,遠離自己的胖親屬?也沒有這麼嚴重。雖然肥胖會在胖人圈中傳染,但是並不是說和他們待在一起就一定會變胖,這主要還是取決於自己能否抵制食物的誘惑,能否堅持自己本來的生活方式。

當然,這需要較強的意志力。

如果你是一個意志堅定者,說不定還能夠帶領胖人圈中親戚朋友們一起減肥呢!
​

該項研究的重大價值是,讓人們認識到肥胖在社會網路中的傳播也是肥胖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時積極參與健康生活方式來減緩肥胖的蔓延,因為一個人健康的改善也可能會傳播給其他人。

以下是該研究​克里斯塔基斯教授再TED的演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有中文字幕喔!)
該篇論文連結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sa066082
0 評論

食藥署檢驗發現2批流感疫苗外觀異常!!

11/26/2018

0 評論

 
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因應日前公費流感疫苗外觀異常事件,已依風險機制立即針對今年度後續流感疫苗檢驗封緘申請案,提高疫苗外觀檢查比例,隨即檢查到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之巴斯德流感疫苗及巴斯德四價流感疫苗各一批外觀異常,判定不合格,不予封緘放行,請民眾放心。

食藥署於今年10月間分別受理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1批巴斯德流感疫苗(批號R3J711V, R3J71,438,190劑,8月製造,10月上旬進口)及1批巴斯德4價流感疫苗(批號R3J721V, R3J72,80,215劑,8月製造,10月下旬進口)的檢驗封緘申請,依據中華藥典規定進行10項檢驗均合格,惟於加強外觀檢查時,發現批號R3J711V,R3J71的巴斯德流感疫苗有4支疫苗內含黑色懸浮物,批號R3J721V,R3J72的巴斯德四價流感疫苗有9支疫苗內含白色懸浮物(如附件所示),不符合中華藥典與製造廠成品檢驗規格,判定不合格,不予封緘放行,該二批疫苗依據藥事法施行細則第36條規定,須限期退運或銷毀。
所有製造或進口之流感疫苗均須依據「藥事法」法第74條及「生物藥品檢驗封緘作業辦法」規定,由食藥署派員查核貯運溫度,合格者抽取試驗或留樣所需之適量藥品,經檢驗合格者於包裝上個別加貼藥物檢查證,始得銷售。國人使用公費與自費流感疫苗皆依中華藥典規定,執行外觀、鑑別、pH值、甲醛、蛋白質含量、無菌、細菌內毒素、異常毒性、卵蛋白含量、病毒不活化及效價等共11項品質安全試驗,供國人使用之疫苗均檢驗合格,請國人安心接種疫苗。

0 評論

美加蘿蔓生菜致病 食藥署急發進口禁令、民眾勿吃

11/23/2018

0 評論

 
圖片
食品藥物管理署加強管理美國及加拿大「蘿蔓生菜」輸入查驗申請 
    食藥署自107年11月23日至12月7日(出口日),對美國、加拿大輸入之「蘿蔓生菜」實施加強輸入管控措施,輸入必須檢附美國及加拿大食品安全主管機關證明文件,未檢附則暫停輸入查驗申請(如附件)。

    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今(22)日表示, 107年11月20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及疾病管制署(CDC)、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HAC)發布警告指出,近期美國及加拿大發生O157:H7型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病例係與食用受污染蘿蔓生菜有關,並建議美國、加拿大民眾不要食用蘿蔓生菜,且食品業者不要販賣供應蘿蔓生菜。

    食藥署業已通知國內輸入、通路與餐飲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確認輸入、販售、供應之產品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條件,如發現有危害食品安全衛生之虞時,應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第5項規定,主動停止製造、加工、販賣及辦理回收,並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食藥署亦呼籲消費者家中如有已購買且尚未食用之美國、加拿大蘿蔓生菜,建議不要食用,或煮熟再食用,若有身體不適情形,應儘速就醫。

    食藥署將持續觀察本事件美國、加拿大主管機關之調查情形,並請美方、加方儘速提供相關資訊且要求美方、加方應落實輸台食品源頭管理,確保產品衛生安全。

目前各大廠商處理狀況
​
美式賣場好市多表示,昨已收到美國公司傳來的消息,第一時間就主動將進口蘿蔓生菜預防性全面下架,另賣場內原有含蘿蔓生菜的沙拉產品,也已全數更換為美生菜,因此賣場內已未販售進口蘿蔓生菜的相關產品,目前都未接獲會員有相關不適的案例回報。

量販家樂福則表示,目前檔期販售的都是台灣蘿蔓生菜,並未有美國或加拿大進口的蘿蔓生菜,短時間內也不會進口。

愛買表示,店內目前有販售美國進口蘿蔓生菜,為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會進行預防性下架,改售台灣生產的蘿蔓生菜。

超市全聯指出,目前店內仍有販售美國進口的蘿蔓生菜,部分店也有沙拉產品,將全力配合政府政策,該下架就下架。
0 評論
<<上一步
轉送>>
    依主管機關相關規定,專業醫藥資訊僅提供醫藥專業人員參考(請申請核可通過後,即可閱讀專業人員區)。
    恕不對外開放非專業人士使用。

    每月文章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早上九點至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09:00~2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204號

聯絡我們

02-2767-3402
圖片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