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大藥局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減重第八迷思:冬天就是發胖的季節?小心冬天的「地雷食物」!

1/22/2019

0 評論

 
圖片
小心冬天的「地雷食物」!別讓體重突飛猛進!
​
​冬天到了,又是容易發胖的季節嗎?

想減重時,不吃東西又渾身冰涼,吃了東西,卻又怕發胖…....

再加上冬天天氣寒冷,許多人縮著身子又懶得動。

吃進來的熱量遠超過消耗的熱量,不知不覺在冬天過後身上就多了一圈肥肉。

雖然冬天脂肪分解代謝的速度比春夏慢,但天越冷時,活動所消耗的熱量比較多,所以冬天其實是去除脂肪的好季節。

「冬季地雷食物」有什麼特徵呢?通常很愛配湯吃,熱量常常破六百卡,分為以下六類: 

第一類,讓人誤以為「體積小,吃很少」的加工食物,通常單獨吃要吃十個才勉強能夠填胃,而且通常還會搭配一碗湯,熱量更高,要吃到感覺飽的熱量,甚至比吃一個便當還多,

例如:餛飩(一個45大卡)、燒賣(一顆50大卡)、水餃(一顆60大卡)、鍋貼(一個70大卡)、煎餃(一顆70大卡)、小籠包(一個120大卡)、水煎包(一個130大卡)、肉包(一個270大卡)、饅頭(一個280大卡)、油豆腐(一塊300大卡)。 


第二類,湯好喝的麵類,吃完一定會喝湯,湯內肉燥或高湯是骨湯調製,熱量超高,

例如:餛飩麵(560大卡)、肉羹麵(700大卡)、牛肉麵(800大卡)、日式叉燒豚骨拉麵(900大卡)。 

只要連湯喝進去飽正熱量破表!!!


第三類,乾麵類食物是非原型食物,吃了讓血糖快速上升,但在下一餐來臨前,也容易感到飢餓,讓人沒等到晚餐,又吃了零食或下午茶,而加了肉燥等醬料,熱量更驚人,

例如:大腸麵線(400大卡)、乾麵(480大卡)、乾榨菜肉絲麵(490大卡)、麻醬麵(500大卡)、白酒蛤蜊義大利麵(義大利麵中熱量最低,500大卡)、炸醬麵(650大卡)。

第四類,濃湯、強烈口味的湯類,相較一般較低卡的湯平均約為七十卡,

例如:玉米濃湯(180大卡)、蘑菇濃湯(290大卡)、蛤蠣巧達湯(130大卡)、肉羹湯(420大卡)。 


第五類,高油食物,肉眼看得出油亮,

例如:牛腩飯(580大卡)、蛋包飯(600大卡)、咖哩飯(700大卡)、燴飯(700大卡)、油飯(750大卡)、炒飯(800大卡)、三寶飯(1000大卡)。 

第六類,燒肉、鍋物類,熱量可說是食物界的「廣島原子彈」,燒烤肉片吃兩片,約400大卡,吃十片就至少2000大卡,火鍋類的肉片都是組合肉,用滾筒加工成條再削片,所以油花都一樣,平均吃二片梅花豬肉就120大卡,一餐至少吃十片就破千啦!再加上吃其他的配料、喝飲料,不管是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自煮火鍋,保守估計也是至少2000大卡跑不掉。 

至於甜食、炸物大家都知道熱量高就不贅述,以上六類冬季地雷食物,如果一星期吃到超過七次以上(同種也計算為一次),加上天冷少運動消耗多餘的卡路里,是很難逃離「冬季肥」的。但你可能會說,上班或住家環境,能吃的外食就是這些,不吃就沒得吃了? 

其實,認清常吃食物的卡路里,是幫助你在一天中去調配組合,避免超過基礎代謝所能消去的卡路里,並不是完全不吃這六類冬季地雷食物。

​例如:今天晚上和朋友約吃麻辣鍋,是先前就知道的事,也知道晚餐難逃2000大卡的命運,所以中午就避免吃六類冬季地雷食物,選擇陽春麵(400大卡),或是雞肉飯(450大卡),配合喝溫開水、吃水果或點青菜類。 


或者如果中午吃炒飯(800大卡),晚上本來想吃豚骨拉麵(900大卡),就改天再吃,而選擇皮蛋瘦肉粥(350大卡)。聰明選擇食物,平衡一天的卡路里不超過基礎代謝,才能吃得飽,又能保持良好的體態。
0 評論

減重第七迷思:生酮飲食法是拿來減肥用的嗎?

1/2/2019

0 評論

 
圖片
天氣漸冷,大家開始大吃大喝的機會變多,這一兩年吵的沸沸揚揚,繼『間歇性斷食』後,又有最新減肥的飲食法『生酮飲食法』, 不用挨餓,還可以吃得好又能減重,更有人說是救命長壽療法?


到底什麼是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英語:ketogenic diet)是一種高脂肪、適量蛋白質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又稱『低碳飲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

其實,很早在醫學上就用來輔助治療兒童困難控制的頑固型癲癇(intractable epilepsy)。

生酮飲食最早可追溯到新約聖經中提到可以用斷食治療癲癇,1910 年法國首先有醫師做過這類文章發表,但是讓大家較知道是在1990 年代美國有位叫Charlie 的病童家屬大力推行,提出他使用生酮飲食後的良好效果,並拍成電影"First Do No Harm",才讓世人重新認識生酮飲食。

以前生酮飲食通常用於頑固型癲癇病人,在使用多種藥物治療後仍然無法控制癲癇才會選擇此種方法,2009 年在美國癲癇學會第63 屆年度科學研討會中終於得到國際上的共識,對某些孩童而言,生酮飲食療法可以有效作為第一線治療,例如:嬰兒點頭痙攣,還有先天代謝上無法分解糖分者,如GLUT1 和丙酮酸鹽脫氫酵素(pyruvatedehydrogenase)不足,至於少數病人因服用抗癲癇藥物而產生的副作用及不適,也可以考慮生酮飲食作為第二線治療。

因此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強迫人體燃燒脂肪而非醣類非碳水化合物,模擬身體熱量飢餓狀態,在醫學上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困難控制的頑固型癲癇。

生酮飲食簡單的說就是飲食中僅攝取油脂、蛋白質,不吃水果、糖分。

在醣類攝取不足的情況下,身體為了要獲得足夠的能量維持運作,轉而分解脂肪,而脂肪分解就會有酮體的產生。

「就是生酮飲食那個生酮,生酮就是產生酮體的意思」。

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經人體吸收後會轉化為葡萄糖運往身體各處及供給能量,尤其是用於維持大腦運作。

然而由於生酮飲食中只攝取少量的低碳水化合物,肝臟便會將脂肪轉換為脂肪酸和酮體。

酮體運到腦部取代葡萄糖成為能量來源。

當血液中酮體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為酮症,能緩和癲癇的頻繁發作。

使用過生酮飲食的兒童或青年癲癇病患中,有半數的癲癇發作次數減到原來的一半,而且其效果在停用生酮飲食後仍然可以繼續。

正常生理情況下,攝取的醣類經消化過後會變成葡萄糖,讓身體當作能量來運用,但是,生酮飲食中的醣類攝取非常非常少,這時,肝臟會將脂肪轉換成脂肪酸與酮體,取代原本應該由葡萄糖負責的能量來源。

當血中酮體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即為酮症,可以使癲癇的發作頻率較緩和,在醫學上主要用於輔助治療兒童的困難控制型癲癇。

酮症(酮體生成),不是酮酸中毒。

當採用生酮飲食法時,會有人誤會『酮症』就是醫學上的『酮酸中毒』,其實不是。

『酮症』,是指體內的脂肪被分解後酮體變多了的形容,而『酮酸中毒』的意思是說,體內病態的大量累積酸性酮體,
因此降低了血液的pH值,進而影響正常生理機能,情形若嚴重的話很可能會致命。

這情形多見於嚴重的糖尿病患,因為當糖尿病患缺乏胰島素時,細胞沒有辦法利用血中糖份,只好分解脂肪來當能量,久而久之,血酮就上升,若一直沒有胰島素來調控,身體不斷分解脂肪產生酸性酮體,血液PH值一旦降低,健康就出了問題,這時,就是酮酸中毒。

但正常人因為有胰島素幫忙調節,體內酮體要達到『中毒』程度,是不太可能的。

生酮飲食可以減肥?

網路上流傳:『因為飲食中沒有醣類,導致人體燃燒脂肪,所以就會瘦,是一種不用忌口也能瘦的好方式。』

其實,這錯了,原因如上段說明,但假如真的瘦了,那…也是病了。

生酮飲食法不是拿來減肥用的啦!

近來不少民眾熱衷於嘗試「生酮飲食」,有人是為了減重,有人是為了控制血糖,在知名網路部落客的推波助瀾下形成一股風潮。

「生酮飲食」對身體的影響

「生酮飲食」對身體的影響,甚至生酮飲食可能會造成猝死。

臨床上已經發現,生酮飲食,會影響人體內分泌。

人體所有內分泌主要是由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來調控,醫學上簡稱『HPA』(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這可以幫助調節壓力、情緒、情感、消化、代謝…等等很多的人體機制。

當然身體採取生酮飲食,減少了醣類攝取,有研究顯示會增加壓力荷爾蒙cortisol的生成,進而影響HPA的正常功能,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

在女生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亂經或閉經(amenorrhea),相同問題,更常見於體重過輕,或營養不良的女生,又或壓力過大的女生。

在男生來說,當然就是睪固酮濃度降低啦!

一旦男性體內睪固酮濃度降低,想要把肌肉練大,想要體脂降低都會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還會開始流失肌肉、堆積脂肪、體力下降。


問題那麼多,可見得,沒有吃醣類食物,對身體造成的隱形壓力是很大的。

看到這裡,還是想要嘗試低碳水化合物或是生酮飲食的朋友們,建議您在開始生酮飲食前,一定要先去檢查體內性荷爾蒙濃度,在正常值範圍內,才能開始實施生酮飲食計畫。

在實施生酮飲食計畫期間,也要配合醫師,定期監測您體內的性荷爾蒙濃度的改變。

生酮飲食也不適合糖尿病患

生酮飲食不適合糖尿病患!

這是因為生酮飲食多油脂,長期食用恐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和膽固醇過高。

生酮飲食法限制一天只20公克的醣類,多吃油脂,不少糖尿病患合併有高血壓及高血脂,長期下來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肝硬化和膽固醇過高。

酪梨不是水果而是油脂,綠豆、豌豆仁非豆類而是屬於「全穀根莖類」,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主食類」。

酪梨30公克就相當於1/3湯匙油脂、熟綠豆100公克相當於1/4碗白飯,若吃了這些食物就要減少油脂和主食類的份量。

生酮飲食還會造成其他健康隱憂

實施生酮飲食的其他健康隱憂,肉類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可能會出現膽固醇方面的問題。

另外,維他命礦物質多存在於穀類根莖類蔬菜水果裡,若吃太少,也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又因為缺乏攝取其中的纖維素,便秘的問題也有可能發生。

正常人別實施生酮飲食,正常的飲食,建議遵循『哈佛健康飲食餐盤』,人體只要有適當的養分,就能帶來健康的身體,想瘦,前提總是要有個健康身體好呀!

生酮飲食法不是拿來減肥用的!

生酮飲食法不是拿來減肥用的啦!正常人還是以『飲食均衡』為最大原則。

 根據國際期刊Lancet public health研究,當中呈現 U 型曲線,顯示碳水化合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好。碳水化合物佔飲食 50-55% 時是最好的,而且當碳水化合物佔小於 20% 的總飲食時,死亡率升高了 50%。

這項報告是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研究員從 1987 年到 2012 年,追蹤了 15,428 名年齡年齡在 45-64 歲的美國成年人,在這 25 年間裡收集他們自我報告的食譜以及健康數據,研究人員得到結論,發現從碳水化合物獲得一半卡路里的人,比攝取高於 70% 和低於 40% 的人,平均壽命更長。

攝入適量碳水化合物(佔每日卡路里的 50-55%)的人平均壽命為 83 歲
攝入超量碳水化合物(佔每日卡路里的 70%)的人平均壽命 82 歲。
攝入低碳水化合物(佔每日卡路里 40%)的人平均壽命為 79 歲。

這幾年來很多國家開始注意這些特殊飲食療法的問題,探討若長期採用低醣飲食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美國學者在2018年發表了探討低醣飲食與死亡率風險的相關性研究 【1】研究共納入了15,428名45-64歲成年人,在1987年至1989年參與社區人群動脈粥樣硬化風險(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研究中完成飲食頻率問卷調查,並排除攝取極端熱量之男女(男性每天<600卡或> 4200卡,女生每天<500卡或> 3600卡)。

   這些受試者在後續25年的追蹤當中,有6283人死亡,收集的資料經過多變量調整後,醣類佔總攝取能量比率與死亡率之間呈現U形關係圖。資料顯示每天醣類的攝取佔總能量的45-55%時,死亡風險最低;每天糖類的攝取佔總能量的40%以下和 70%以上時,死亡風險升高;進一步去分析營養素的組成,發現在進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期間,其蛋白質及脂肪來源以動物性食物 (例如:羊肉、牛肉、豬肉和雞肉等來源) 為主者,其死亡率的風險較高;反之,當蛋白質與脂肪以植物性來源為主時(例如:蔬菜、堅果、全麥麵包等)其死亡率的風險則大幅下降;日本在2014年也有類似的研究結果,攝取蔬菜、魚類和貝類的受試者與和吃肉類及蛋類者做比較,有較低風險的心血管代謝疾病【2】。


參考資料:
1. Sara B Seidelmann, Brian Claggett, Susan Cheng,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 Aug 16; http://dx.doi.org/10.1016/S2468-2667(18)30135-X.
2. M Yasuyuki Nakamura, Nagako Okuda, Tomonori Okamura, et al., Low-carbohydrate diets and cardiovascular and total mortality in Japanese:a 29-year follow-up of NIPPON DATA80.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4), 112, 916–924.
圖片
若有想使用生酮飲食或特殊飲食法時,請先諮詢您的醫師及營養師。

以下是哈佛健康飲食餐盤:
圖片
0 評論
    依主管機關相關規定,專業醫藥資訊僅提供醫藥專業人員參考(請申請核可通過後,即可閱讀專業人員區)。
    恕不對外開放非專業人士使用。

    每月文章

    一月 2023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六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早上九點至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09:00~2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204號

聯絡我們

02-2767-3402
圖片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