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大藥局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十二類千萬不要跟酒一起吃的藥!

10/31/2017

0 評論

 
天氣冷,麻油雞、薑母鴨或是羊肉爐都是冬天常吃的好料,也常常在這些料理中加點酒來調味一下,或者是天氣冷,睡前來點紅酒暖暖身子,但是這些酒會跟很多類的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不得不小心。
酒精跟下列這些藥物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輕則造成身體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致命!

1、Acetaminophen:這就是廣告常見的普X疼,解熱鎮痛劑,跟酒精一樣由肝臟代謝,因此喝酒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除此之外,一天不能超過4000mg的劑量。

2、NSAID(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這類藥品本身就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尤其是對COX-1選擇性較高的消炎止痛藥 (如Diclofenac、Meloxicam),如果加上喝酒,更容易造成胃的不適。

3、SULFONYLUREAS(磺醯尿素類):這類的血糖藥用來幫助胰臟製造更多的胰島素,增加身體的胰島素利用率。如:glimepiride(瑪爾胰錠)、glyburide和glipizide。加上酒精,會讓這類的藥品作用時間拉長,有可能導致低血糖,也就是所謂的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 (註1),算是很嚴重的交互作用,不得不小心。

4、METFORMIN:喝酒會提高代謝性酸中毒的可能。如:Glucophage(庫魯化)。

5、ANTIHISTAMINE(抗組織胺):抗組織胺本身就容易有嗜睡、昏沉沉的副作用,加上酒精,可能會加強嗜睡的副作用。如:Chlorpromazine。

6、胰島素針劑:酒精在體內會增加降血糖的效果,而且會抑制葡萄糖新生,因此容易導致血糖過低。

7、抗生素:酒精與抗生素併服也會造成重大的交互作用,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註2) ,這些抗生素,常見的有
Cotrimoxazole (Baktar)、Metronidazole、Griseofulvin及Ketoconazole。

8、Benzodiazepines類鎮靜劑:鎮靜作用會因併服酒精而加強,也會加強嗜睡。常見的有Diazepam(丹祈屏錠)、Zolpidem(Stilnox史蒂諾斯)、Alprazolam(Xanax贊安諾)、Lorazepam(Ativan 安定文)。
​
9、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併服酒精可能出現嗜睡、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度,有些還可能使精神或運動能力受損。常見的有Imipramine(Toftanil妥富腦)、Flunitrazepam(Modipanol 美得眠 )、Paroxetine(Seroxat 克憂果)、Zaleplon(Zolnox 樂必眠)、Venlafaxine(Easyfor 悅康)、Mirtazapine(Remeron 樂活憂)。

10、Warfarin(Cofarin 可化凝):與酒精併服,會影響凝血功能的異常,INR 或 Prothrombin Time 可能增加或降低。

11、Nitroglycerin(NTG 耐絞寧 ):與酒精併服可能導致低血壓症的發生。
​
12、Phenytoin(Dilantin 癲能停):與酒精併服後,Phenytoin血中濃度可能降低而增加癲癇發作的可能性,並加強中樞抑制的效應。

不要以為不是同時將藥和酒吞下肚就沒問題,喝酒後數小時,血液中仍可能有酒精存在,如果再服用某些藥品,藥品的代謝就可能受到酒精影響,進而發生各種交互作用。

因此,有服用上述十二類藥品的人,還是建議放下酒杯,拿起水杯;用藥期間,喝水不喝酒!

​註1: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Disulfiram本來是治療酒癮者的藥物,藉由干擾酒精的代謝,使酒精的代謝停滯,造成乙醯醛(Acetaldehyde)堆積於體內(約為正常的 5~10 倍),讓酒癮者產生嚴重身體不適的反應,來降低酒精的攝取慾望,這種交互作用通常非常快速(約5~15分鐘內),可能持續 30 分鐘或數小時,噁心嘔吐及低血壓則可能發生於併服後 1~3 小時。要避免發生類似反應,則在喝酒後 12 小時內宜避免服用可能發生此反應的藥物。而後針對這種與酒精併服後因類似的代謝之間的交互反應,導致酒精的代謝明顯受影響而出現嚴重的酒精耐受不良的症狀,特稱為Disulfiram-like 徵候群,輕者為潮紅、頭痛(頭像要爆開一樣)、噁心嘔吐,也可能發生呼吸急促、肝毒性、及低血壓,重者可能因而發生猝死。

註2:
頭孢子素類抗生素中若含有甲基-4-醯胺環(MTT Ring)取代基,就很容易產生 "類二硫龍(Disulfiram-like)徵候群",雖然並不是馬上發生,這類型的抗生素除了是同類中造成出血副作用機率較高的抗生素,同時發生類二硫龍反應的機率也高。
0 評論

天冷血壓升高到底該怎麼辦?

10/26/2017

0 評論

 
近幾天氣温開始下降,好幾個熟悉的客人來買止痛藥,說頭暈頭痛,仔細詢問一番後,幫他量一下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非常多。

有些高血壓患者原本血壓控制一直比較好,可又上去了,這時候患者就開始懷疑病情加重了。其實,氣温下降血壓升高是必然現象,那究竟是為什麼呢?天冷血壓升高到底該怎麼辦?
圖片
為什麼天氣越冷血壓越高?
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温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於夏季。
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寒冷時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升高;天熱時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人體的血壓值是隨氣温、晝夜及情緒等因素波動的,通常冬季血壓較高,波動較大;而夏季稍低,血壓較平穩。這種血壓波動與室外温度相關:當室外温度較低時,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以抵禦寒冷的環境,而這種物質同時具有加快心率及收縮外周血管的作用,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同時,冬季較弱的陽光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減少,導致鈣吸收減少也可能使血壓升高。血壓這種隨氣温降低而增高的特性,也是導致高血壓患者在季節交替時容易發生危險的原因之一。血壓的突然升高會增加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如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及主動脈夾層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
一般來説,冬天時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幅度在5—10毫米汞柱,最高甚至可以打到20毫米汞柱。另一方面,老年人由於血管彈性差,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即高壓升高為主;年輕人高血壓,主要是因為血管阻力較大,冬天的時候以舒張壓,即低壓略微上升。
天冷血壓升高怎麼辦?

1、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
如果血壓比較穩定,每週測量1—2次,可選擇每天第一次服藥前測量;如果血壓不穩定,可以選取每次服藥前測量血壓。
​
2、注意保暖,盡量以洋蔥式穿法出門
經常注意天氣預報,密切關注氣候變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預防感冒。鞋襪要保暖透氣、吸濕性好,鞋底要防滑,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在寒潮過境的大風雨雪天儘量不要出門,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須出門辦事,應採取可行的保護措施,戴好帽子、圍巾、手套、口罩等。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和合適的温度、濕度,不管是採用暖氣還是空調,均以室温18~26℃、濕度55%為宜。
3、別急着換藥
只要血壓持續升高在20毫米汞柱以上,才必須調整用藥。建議在20毫米汞柱範圍以內的患者,可以諮詢醫生採取加量或者加藥的方式,避免血壓波動更大。

4、注意飲食清淡,少油少鹽
天冷人們喜歡各種火鍋,包括麻辣香鍋、麻辣燙、刷肉等等,這些食物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説,鹽分含量太高,應該儘量少吃甚至不吃。如果覺得日常飲食口味清淡,建議多以醋、芥末、香油、洋葱等調味品增加味道,逐味精、醬油、辣醬等則不要用。

5、每天喝適量白開水或淡茶水
茶葉中的茶多酚能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葉酸可維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有保護血管的作用,茶鹼有擴張血管及利尿的作用,因此,飲茶有輕度的降壓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對心血管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而高血壓患者喝茶不宜濃。冬天可飲淡紅茶。

6、要關注四個時刻的血壓
到秋冬季血壓易波動,因此,高血壓人群更需要關注血壓值。如果血壓波動不大,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血壓值即可。若血壓波動明顯,要注意測量四個時間的血壓:清晨起牀時、早飯過後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晚上睡覺前,若發現血壓波動厲害,就要及時就醫調整控壓方案。

7、要積極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戒菸限酒,低膽固醇飲食等。

8、適度運動
合理運動有利於血壓控制和減少併發症。在冬季,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運動量,以自我感到舒適為度。

散步是最簡便易行的運動,各類高血壓患者均可採用。有研究顯示,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症狀也會隨之改善。散步的時間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速度可依各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地點最好選擇户外空氣新鮮的地方。
​
慢跑和長跑的運動量比散步大,適用於血壓已經得到控制的患者。高血壓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鐘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鍊,可使血壓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症狀減輕。跑步的時間可逐漸增長,以15~30分鐘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若患有冠狀動脈疾病者,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9、提防情緒波動和過度疲勞
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誘發心肌梗塞和腦卒中,因此,高血壓病患者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鬱、悲傷、恐懼和受驚。還要謹防過度疲勞,因為疲勞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10、堅持醫師藥物治療,勿聽信偏方
冬季是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高發季節,堅持有效降壓的同時也要預防因服藥不當而誘發腦中風。具體地説,高血壓患者用藥須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遵醫囑,堅持規律用藥;二要用藥達標,將血壓維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三要關注和熟知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便及時諮詢醫生。
​
“三不要”是指如果採用的降壓藥物控制住了血壓,不要隨意更換;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蠱惑性言詞;不要因血壓降下來了,就突然停藥,以免出現血壓反跳而發生高血壓危象。
降壓藥冬夏劑量有別
不少高血壓病人服用降壓藥物品種和劑量一年四季不變,夏天怎麼吃,冬天還怎麼吃。其實,高血壓病人在冬夏季節血壓高低是有差別的,因此,使用降壓藥的劑量也應該有所變化。研究指出,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擾,在自然狀態下,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冬季偏高,夏季偏低。這是因為人體總的血容量不變,夏季氣温高,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血流阻力小、壓力小,血壓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後也有助於血壓下降。

一般來説,高血壓患者冬季的血壓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壓藥物相應也要增加一些。控制血壓是防止高血壓冬季腦溢血的重要方式,強調要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即將收縮壓、舒張壓分別控制在140和90mmHg以下。但是,在服降壓藥時,一次降低不宜超過原血壓的20%。血壓過高者,應逐步降壓,以免出現“降壓過快”引起的頭暈、肢體麻木、無力、意識障礙、嗜睡,甚至誘發腦血栓形成、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服用降壓藥還應當防止血壓上下波動幅度過大,血壓長期波動,會使腦血管承受的壓力時高時低,容易發生腦血管破裂。具體冬季應當如何加量,加多少劑量,病人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血壓變化及症狀調整用藥劑量(必要時調整用藥類別),使血壓一直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內。
服降壓藥時別飲酒
​

在冬季,不少人喜歡喝杯酒暖暖身子,藉以驅除寒意。且不説喝酒驅寒效果如何,單説喝酒本身就容易增強新陳代謝,使心跳加快,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導致腦血管破裂而中風。另外,飲酒還會與所服用的降壓藥物發生複雜的相互作用。
0 評論

為什麼吃安眠藥還是睡不著?

10/25/2017

0 評論

 
圖片
很多人以為吃安眠藥後,應該會馬上睡著,如果沒有馬上睡著,就會以為是藥物沒效,接著再多吃幾顆藥,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

絕大多數藥物從吞下去,都要先經過胃,接著進入小腸之後才會吸收,這個過程再怎麼快也要15到30分鐘;因此,沒有任何安眠藥可以讓人吃了馬上睡著。

而且,不是早點吃安眠藥就一定能早點睡,因為每個人的睡眠生理時鐘都有一定規律性,不是隨時隨地想睡就睡得著,就算吃了安眠藥也一樣。

服用安眠藥比較正確的時間,是在平常真正能睡著時間之前半小時到一小時,配合藥物吸收時間,讓安眠藥發揮最好效用。此外,有很多人吃了安眠藥之後,還繼續做其他事情(如:看電視、上網、打電話等),或是開始「擔心睡不著」,結果過了兩三個小時,還是沒睡著。其實真正原因是,在睡覺前做任何活動或思考(包括「擔心」)都會使原本已經準備要「關機」的大腦又再度「強迫開機」,所以吃了安眠藥還是無法入睡。

正確安眠藥使用原則是:把該忙的事都忙完了,才可以吃安眠藥,還沒有準備要睡,就不要吃安眠藥;而且要在吃過安眠藥就好好躺在床上休息,不要再去擔心睡不著,因為安靜躺著就是一種休息,千萬不要亂吃或多吃。

另外,很多民眾都說朋友直接拿自己的安眠藥給他吃安,這真的非常不妥,因為每個人失眠狀況不同,加上身體的敏感度不同、藥物與身體內的受體接受器結合之後作用、副作用也不同,同一種藥,別人有效,自己未必有效。 

服用安眠藥之前須找醫師開處方,不可自己上網或去藥局買,更不可自作主張增加劑量或是拿給親朋好友吃。 
0 評論

長期吃瀉藥或灌腸治便祕,便祕更嚴重?

10/25/2017

0 評論

 
透過吃瀉藥、軟便劑或灌腸方式,的確可在短時間內順利通便,因為有助於刺激大腸產生劇烈收縮,但通便之後仍持續便祕,又繼續吃瀉藥,久而久之,藥量愈來愈重,腸道蠕動能力愈來愈差,便祕當然也更惡化了。 

一般來說,一週內解便次數少於三次且便物很硬才算有便祕,如果一兩天沒有解,就擔心自己便祕自行購買軟便劑,長期下來,反而讓問題更嚴重。 

治療便祕之前要找醫師診斷,確認是否有其他疾病所致(例如大腸腫瘤,或是息肉),有了正確診斷,更重要的是調整飲食,多吃高纖食物、多喝水、多運動,生活規律,再慢慢養成排便習慣,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0 評論

藥物可以與牛奶或果汁併服嗎?

10/25/2017

0 評論

 
許多藥物和牛奶或葡萄柚汁可能產生交互作用:
 
1.      四環黴素與諾酮類抗生素(Quinolones)應避免併服牛奶鈣片(乳製品及含有鈣、鎂等礦物質飲料或綜合維他命),因容易受到飲食中的鈣、鎂、鐵、鋁等陽離子螯合而影響其吸收及療效,故建議空腹或至少錯開兩小時服用。
圖片
2.      葡萄柚汁在小腸中可能抑制藥物的代謝進而誘發毒性;受影響的藥物如安眠鎮靜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
圖片
若您正在服用的藥物無法確定是否有交互作用或是服藥的同時無法避免時,建議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此外,
​服用藥物時最好搭配足量白開水,避免使用其他飲料,以確保用藥安全。
0 評論

日本改源的指示藥在台灣也買的到!來看看裡面成分吧!

10/24/2017

0 評論

 
改源是一家日本藥廠,以往都是很多代購主會幫忙帶夠的藥品,今年底總算在台灣上市兩種指示藥品,分別是改源IB止痛顆粒以及改源和漢綜合感冒顆粒,就不用跑到日本或是找代購買。不過改源在日本出的藥品類別蠻多的,目前就這兩個要品來說,成分完全相同,劑量也完全相同。

改源這家藥廠比較特別的是都出中西藥合併的藥品。
​以下是兩者在台灣的包裝以及成分:
圖片
圖片
改源IB用的是NSAID的IBUPROFEN,每一包含量是150mg(外盒以及仿單上寫的是3包的劑量),不過每包的咖啡因含量比較高,用來緩解疼痛,加強IBUPROFEN不足的止痛效果。
中藥的部分,則是加了甘草以及芍藥,都是用來放鬆肌肉,止痛。這主要是從《傷寒論》中有一個名方「芍藥甘草湯」,只有芍藥和甘草兩味藥,可解痙止痛。臨床上,痙攣性腹痛、胃痛,女性痛經、乳房脹痛、乳頭疼痛等,都可用芍藥甘草湯來治療。
看不出來,甘草粉末內含有多少甘草甜素(Glycyrrhizin),還是有可能造成腎臟負荷增加。

改源IB止痛顆粒日本官方網站的聯結:
http://www.kaigen-pharma.co.jp/product/product2/70_pack.html
​
改源IB止痛顆粒台灣食藥署的許可證資料連結:
https://www.fda.gov.tw/mlms/H0001D.aspx?Type=Lic&LicId=52026788
圖片
圖片
改源和漢的止痛用的是普拿疼的成分,每包含量300mg,止痛效果會比改源IB來的弱一些,每包咖啡因也只有25mg,其他止咳、抗組織胺的部分都與一般感冒藥大同小異。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仿單有提到緩解鼻塞,不過用的是很容易嗜睡的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 2.5mg/包),不但容易嗜睡,所以開車騎車的話都要特別注意;抗組織胺還會口乾,如果有攝護腺肥大的,也要注意有可能會更嚴重。

中藥的部分,則是加了甘草、桔梗、桂皮;在甘草的部分比止痛IB的劑量高了不少,甘草可以在喉嚨形成保護膜,可舒緩因感冒引起喉嚨癢,還能舒緩平滑肌痙攣,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咳嗽。
桔梗可減輕喉嚨腫脹、喉嚨疼痛。桂皮,也稱桂皮,本辛散溫通,能散寒止痛。
​
​改源和漢綜合感冒顆粒日本官方網站的連結:
http://www.kaigen-pharma.co.jp/product/product2/02_karyu.html
台灣食藥署的許可證資料連結:
https://www.fda.gov.tw/mlms/H0001D.aspx?Type=Lic&LicId=52026856
0 評論

冠脂妥膜衣錠包裝辨識重點

10/23/2017

0 評論

 

冠脂妥歷經偽藥風暴後,在外盒包裝上多了防偽標籤。

圖片
0 評論

益生菌不是隨便吃就好,食品藥物管理署有最新規範!

10/22/2017

0 評論

 
一般大眾以為益生菌就是隨便補充就好,但事實上有些菌種,需要視個人的生理狀況,才需要補充,例如​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針對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都需要選對時機才建議服用。

食品藥物管理署預告,常用於一般食品或健康食品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因國際多數國家未將其歸類為益生菌,甚至只限當成飼料使用;故從明年7月起,該2菌種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違規業者最高可開罰300萬元。
(轉自​吃益生菌注意 2菌種明年7月起不得用於食品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1019/1225227/)
0 評論

吃秋蟹的季節,一定要小心海洋弧菌

10/13/2017

0 評論

 

請大家別冒著生命吃秋蟹!!

台婦吃蟹不慎被螯割傷食指 感染海洋弧菌拒截肢 4日後喪命
圖片
什麼是海洋弧菌?
創傷弧菌的英文學名為Vibrio vulnificus,生存於河、海交界之處,因此又稱海洋弧菌。海洋弧菌大多發生在台灣的中南部,尤其在高雄和台南發現非常多的案例。

如何感染?
感染海洋弧菌的途徑有兩種:
​
(一)生食:食用遭海洋弧菌汙染的海產,例如:生蠔、蚵仔、生魚片及蝦蟹等。
(二)經由傷口直接感染:遭魚具或魚蝦刺傷,或身上早已有傷口又接觸遭汙染的海水,導致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何人容易感染?
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容易感染海洋弧菌,免疫力特別不好的人或是罹患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人,還有糖尿病患和酗酒造成的酒精性肝炎及腎衰竭的病人、常吃類固醇的人…等等,都是特別容易感染的族群。

會有什麼症狀?
一、飲食感染:潛伏期大約是12小時至4天左右,會發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發燒或是打冷顫,然後就是下肢皮膚會感覺疼痛,接著就是紅疹、水泡的發生和潰爛,最嚴重的狀況就是休克,甚至是死亡。

二、傷口侵入:12小時之內,皮膚開始發生紅、腫、水泡現象,最後成為壞死性筋膜炎,處理方式是將潰爛部份挖掉,甚至是將其切除、截肢。
海洋弧菌會侵犯肌膜及肌肉空腔,十二小時內皮膚即會有紅腫、出現水泡的現象,惡化成壞血性筋膜炎,死亡率達50%,如果因而休克,死亡率更逾90%。創傷弧菌可放出強烈毒素進入血液,將引起敗血症及休克,誘發全身器官衰竭導致死亡。

要如何治療?
目前使用抗生素治療,使用第三代抗生素和四環黴素治療或許可以逃過一劫。根據近一年的數十起病例,患者休克死亡機率高達90%,如果不截肢100%的患者都會死亡,所以海洋弧菌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細菌。

對於海洋弧菌感染,高壓氧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初期,可給予2.0-2.5ATA,90-120分鐘,一天兩次的高壓氧,一旦病情穩定,可以改為一天一次的治療。依病人及病情之不同,有時治療的時間必須長達30天或更久。因為可以改善組織氧的供應,且可以抑制厭氧菌的生長和毒素的產生,改善白血球的噬菌能力。

如何預防?
1.少吃生冷食物,尤其有酗酒的習慣、慢性肝炎、糖尿病、腎衰竭的病人..等,且應將食物煮熟,因海洋弧菌,只要高溫煮熟,就會消失殆盡。


圖片
圖片
2.處理魚時要戴手套才能避免被刺傷;皮膚若有傷口,也應避免接觸海水;到海邊遊玩時,要先將傷口包紮好,以減低感染海洋弧菌的機率。
0 評論
    依主管機關相關規定,專業醫藥資訊僅提供醫藥專業人員參考(請申請核可通過後,即可閱讀專業人員區)。
    恕不對外開放非專業人士使用。

    每月文章

    一月 2023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六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早上九點至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09:00~2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204號

聯絡我們

02-2767-3402
圖片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