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大藥局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新髮靈與柔沛的臨床試驗比較

10/30/2018

0 評論

 
收錄917名雄性禿病人之跨國多中心試驗中,排除血中睪固酮濃度<250 ng/dL者,dutasteride(新髮靈)劑量為0.02、0.1或0.5mg,治療6個月後,dutasteride(新髮靈) 0.1 mg增加髮量和頭髮粗度之效果與Finasteride(柔沛) 1 mg相當,Dutasteride(新髮靈) 0.5mg增加髮量之效果較Finasteride(柔沛)高出30%。
圖片
圖片
Dutasteride(新髮靈)用於不同嚴重程度的受試者,皆有一定程度之療效。
以Finasteride (柔沛)1 mg治療6個月後未達到顯著臨床效果的雄性禿病 人, 改以Dutasteride(新髮靈) 0.5 mg治療後,有77.4%達到程度不等之改善,於頭髮密度與粗度,平均改善了10.3%及19.8%。年輕的雄性禿病人經過24週治療後,使用dutasteride(新髮靈) 0.5 mg者單位面積髮量平均增加13根,使用Finasteride(柔沛) 1 mg者反而減少4根。

日本的研究以Dutasteride(新髮靈) 0.5 mg治療雄性禿病人,超過9成完成持續52週的治療,且頭頂和前額區域皆明顯改善,僅<1%受試者髮量減少。

參考文獻
1. Lee WS, Lee HJ, Choi GS, et al.: Guidel ines for manage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based on BASP
classification–the Asian consensus committee guideline. J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 27:1026-1034.
2. Eun HC, Kwon OS, Yeon JH, et al.: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dutasteride 0.5 mg once daily in male patients with male pattern hair los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2010; 63:252-258.
3. Tsunemi Y, Irisawa R, Yoshiie H, et al.: Long-term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utaste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patients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Dermatol 2016; 43:1051- 1058.
4. Marks LS: 5α-reductase: History and clinical importance. Rev Urol 2004; 6(suppl 9):S11-S21.
5. Blumeyer A, Tosti A, Messenger A, et al.: Evidence-based (S3)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women and in men. J Dtsch Dermatol Ges 2011; Suppl 6:S1-S57.
6. Gupta M, Mysore V: Classifications of patterned hair loss: a review. J Cutan Aesthet Surg 2016; 9: 3-12.
7. Olsen EA, Dunlap FE, Funicella T,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5% topical minoxidil versus 2% topical minoxidil and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men. J Am Acad Dermatol 2002; 47:377-85.
8. Lucky AW, Piacquadio DJ, Ditre CM, et 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5% and 2% topical minoxidil solu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J Am Acad Dermatol 2004; 50:541-53.
9. Hillmann K, Garcia Bartels N, Kottner J, et al.: A singlecentr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noxidil topical foam in frontotemporal and vertex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men.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5; 28:236- 244.
10. 蔡長祐、蔡仁雨:台灣男性雄性禿之診療現況,台灣醫界,2008;51:326-330。
11. Messenger AG, Rundegren J: Minoxidil: mechanisms of action on hair growth. Br J Dermatol 2004; 150:186-194. 
12. Lulic Z, Inui S, Sim WY, et al.: Understanding patient and physician perceptions of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treatments in Asia-Pacific and Latin America. J Dermatol 2017 Mar 31. doi: 10.1111/1346-8138.13832. [Epub ahead of print]
13. Roberts JL, Fiedler V, Imperato-McGinley J, et al.: Clinical dose ranging studies with finasteride, a type 2 5alphareductase inhibitor, in men with male pattern hair loss. J Am Acad Dermatol 1999; 41:555-563.
14. Olsen EA, Whiting DA, Savin R, et al.: Global photographic assessment of men aged 18 to 60 years with male pattern hair loss receiving finasteride 1 mg or placebo. J Am Acad Dermatol 2012; 67:379-386.
15. Kaufman KD, Rotonda J, Shah AK, et al.: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finasteride 1 mg de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developing further visible hair loss in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male pattern hair loss). Eur J Dermatol 2008; 18:400-406.
16. Rossi A, Cantisani C, Scarnò M, et al.: Finasteride, 1 mg daily administration on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10-year follow-up. Dermatol Ther 2011; 24:455-461.
17. Olsen EA, Hordinsky M, Whiting D,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dual 5a-reductase inhib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pattern hair loss: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dutasteride versus finasteride. J Am Acad Dermatol 2006; 55:1014-1023.
18. Harcha WG, Martinez JB, Tsai TF, et al.: A randomized, active- a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doses of dutasteride versus placebo and finaste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subjects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70:489-498.
19. Jung JY, Yeon JH, Choi JW, et al.: Effect of dutasteride 0.5 mg/d in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recalcitrant to finasteride. Int J Dermatol 2014; 53:1351-1357.
20. Shanshanwal SJ, Dhurat RS: Superiority of dutasteride over finasteride in hair regrowth and reversal of miniaturization in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open-label, evaluator-blinded study.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7; 83:47-54.
0 評論

2018年流感疫苗,國光流感疫苗(國產)以及賽諾菲-1流感疫苗,均有出現外觀異常

10/29/2018

0 評論

 
直接看重點

近日發生之兩起流感疫苗外觀異常事件,相關批號之疫苗均已停撥停用,且截至目前未再接獲類似通報,籲請民眾勿過度恐慌。

另針對10月15日開打後至28日間曾帶幼兒至上述9個縣市合約院所接種0.25mL劑型流感疫苗的民眾,可向原接種院所確認是否接種同批疫苗,

如確認接種同批號疫苗且出現不適症狀者,可至醫療院所由醫師評估診治,如有相關疑問亦可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圖片
圖片
2018.10.29
疾管署接獲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通報發現1劑有白色懸浮物之流感疫苗,同批號疫苗已暫時停撥及停用,並通報食藥署

疾病管制署今(107)年10月28日接獲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通報該市某診所10月27日發現1劑國光公司生產之批號「FKAE1802」的流感疫苗內出現白色懸浮物。經疾管署派員檢視倉儲內未配送之同批疫苗,雖未發現其他疫苗有類似情形,為確保民眾接種安全,已通知獲配該批號疫苗之地方政府衛生局暫停撥發該批號疫苗,並轉知轄區獲配該批號疫苗之合約醫療院所,配合暫時停用該批號疫苗並檢視疫苗外觀,如有發現外觀異常等類似情形,應主動通報;截至目前並未接獲類似通報。另該批號未使用之疫苗將全數收回至衛生局所集中保管,待檢視及釐清原因後再決定是否開放該批疫苗供民眾接種。
疾管署表示,該批號流感疫苗為0.25mL劑型,共計驗收8萬2千多劑,其中已配送至9個地方政府衛生局共4萬8千餘劑,包括:臺中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及金門縣;另尚有約3萬4千餘劑尚未配送。因應此次通報事件,疾管署今(29)日中午12時30分邀集專家、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及疫苗廠商召開會議探討疫苗品質及接種安全;為求慎重,針對本次事件食藥署已收到廠商依藥品不良品通報機制,將儘速調查釐清。
疾管署指出,近日發生之兩起流感疫苗外觀異常事件,相關批號之疫苗均已停撥停用,且截至目前未再接獲類似通報,籲請民眾勿過度恐慌。另針對10月15日開打後至28日間曾帶幼兒至上述9個縣市合約院所接種0.25mL劑型流感疫苗的民眾,可向原接種院所確認是否接種同批疫苗,如確認接種同批號疫苗且出現不適症狀者,可至醫療院所由醫師評估診治,如有相關疑問亦可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圖片
2018.10.25 
疾管署針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通報發現1劑目測外觀明顯變色流感疫苗,已暫時停撥及停用同批號疫苗

​
疾病管制署今(107)年10月25日接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通報該市某醫院於10月24日至社區設立流感疫苗接種站時,發現1劑目測外觀明顯變色之流感疫苗,經疾管署派員至該局及疫苗倉儲實地查看未配送之同批號疫苗,並未發現其他疫苗有類似情形。惟為確保民眾接種安全,已通知獲配該批號疫苗之7個地方政府衛生局暫停撥發該批號疫苗,並轉知轄區獲配該批號疫苗之合約醫療院所,配合暫時停用該批號疫苗並檢視疫苗外觀,如有發現變色等類似情形,請主動通報該署。目前並未再接獲類似通報。
疾管署表示,該批號疫苗共計驗收約30萬劑,已配送至地方政府衛生局共19萬餘劑,尚有10萬餘劑尚未配送。疾管署已於10月26日上午10時邀集專家、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疫苗廠商召開會議探討疫苗品質及接種安全。另針對本次事件食藥署已要求廠商依藥品不良品通報機制,儘速調查釐清。

圖片
0 評論

減重第四迷思:減重過程就是會便秘嗎?

10/26/2018

0 評論

 
圖片
首先,來了解食物進入人體後如何運作。

食物進入身體後,經過咀嚼、胃酸的作用與小腸的消化吸收後,食物會變成食糜,食物中的營養素會在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其他的食物殘渣則會繼續往下運送到大腸。水分會在大腸被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說沒有利用價值的廢物就會在大腸脫水、並壓縮為固狀的糞便排出體外。

在正常的情況下,食物在大腸待24至36小時左右,慢慢地回收糞便中的水分與其他有用物質,所以隨著所待的時間愈來愈久,糞便會愈來愈乾,基本上,糞便會從含較多水的泥狀、半固體狀到最後變成固體狀,再排出體外。所以若很久才上一次大號,會因為食物的水分被脫乾,而使得糞便變得乾硬難排,使排便時會有痛感。此外,乾硬的糞便在推擠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刮傷腸道黏膜,而使得糞便上有血絲。而糞便乾硬、排便會痛且不舒服就是所謂的便秘。

@便秘解密~認識四大項導致便秘的原因!

大體而言,之所以會出現便祕問題,有幾個原因:
 
一、食物體積減少導致糞便總體積不足。

在減重過程中,常因為了方便而選擇簡單、精緻的食物(例如常吃吐司、蘇打餅乾,牛奶或白水煮蛋等簡單食物);或純粹為了減重而減少食量,因而降低了食物的體積,相對的也減少了糞便的總體積,因而容易有便秘的問題。


這類便秘主要是因為糞便總體積減少的原因,所以只要增加體積量,例如: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就可改善這個問題。纖維主要來自蔬菜水果,因為纖維或能吸水膨脹,或刺激腸道的蠕動,故有助排便,改善便秘、痔瘡等腸道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一講到便秘,就會建議要多吃蔬菜水果的原因。

解決方法

多吃高纖食物:除了增加蔬菜與水果的攝取量外,五榖根莖類食物也是纖維含量很高的食物,所以可以用胚芽米或五榖米來取代白米飯,或可以煮地瓜、芋頭或紅豆湯、綠豆湯等當點心吃(使用代糖代替高熱量的砂糖)。或額外補充纖維類營養補充品。

二、腸道蠕動不佳

正常的情況下,腸道會不斷蠕動,將糞便不停的往肛門口移動。但若缺乏運動、腸道好菌太少(腸道益菌會刺激腸子蠕動)或是缺乏維生素B1等均可能降低腸道蠕動。腸道若蠕動差,會因為糞便中的水不斷被大腸脫乾,而讓糞便變得更硬,更難排,而出現便秘的情形。

解決方法

A、讓腸道益菌佔優勢:可直接補充益生菌,或攝取乳酸菌等含益菌的食物(這類食物熱量蠻高的,減肥者宜小心攝取),多吃有助好菌繁殖的食物,如寡糖類食物或纖維等。

B、多攝取能刺激腸道蠕動的食物:可多吃木瓜、香蕉、梅子、李子、蜜棗等能幫助排便的水果。或於早上起床時空腹喝梅子/李子或蜜棗汁,以刺激腸子的蠕動。

C、適度運動:運動不足會使推擠糞便所需的腹部肌肉無力,再加上腸道蠕動減弱,所以會出現即使有便意也大不出來的狀況,因此,建議增加運動量,以強化腸道的蠕動機能。

三、腸道缺乏潤滑

在減重過程中,如果水喝不夠,或因減肥而大量減少食物中油脂的攝取,都可能讓腸道因為缺乏潤滑而導致便秘。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多喝水。足量的水分可以使糞便柔軟,並可滋潤腸道,故建議每天喝2000至2500毫升的水來幫助排便,但酒精或含咖啡因的飲食會利尿,故宜少量攝取。

四、排便習慣有改進空間

很多人的便祕是因為習慣不好所致,例如:有便意時忍著不上廁所、忽略便意或飲食不均,缺乏纖維或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基本上,排便是有一定的生理規律可循的,在某些狀況下,身體會自動產生便意,如果能利用這個生理反應,要養成規律的排便並不難。下面是兩個較容易出現便意的時候:

( 1 )當我們每天早上吃第一餐食物時,會有個所謂「胃直腸反射」,簡單地說就是只要食物進入胃,直腸(就是大腸,排便的地方)就會有反射性的蠕動反應(便意),故在早餐後,找時間去蹲廁會比較容易排便。


( 2 )另一個產生便意的時候是在攝入一定食物的時候,只要食物堆體到一定的量,就會刺激腸道,產生便意。這也是為什麼減肥若少吃(減少食物量),很容易便秘的原因。必須注意的重點是當身體有便意時,請馬上去上廁所,不要忍著待會再說,若常常忍住或忽略便意,很容易導致便秘的產生。


解決方法

A、要吃早餐,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三餐進食時間要規律,並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吃早餐會有助腸道蠕動,當早餐的食物進入胃時會刺激大腸蠕動(稱胃直腸反射),而使我們產生便意。

B、不要強忍便意:因為負責讓糞便出來的肌肉群會受到大腦的控制,所以我們可以靠抑制力來強忍住便意。因此若每次有便意時,常常強忍便意的話,會使身體對腸道的刺激變得不敏感,不再將便意通知大腦,導致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如果因便祕而肚子很脹、不舒服的話,要少喝汽水、碳酸飲料、氣泡飲料等含大量氣體的飲料,或少吃容易引起腸道脹氣的食物,如花椰菜、包心菜、甘藍菜、白蘿蔔以及豆製品。
0 評論

​新髮靈(Dutasteride)跟柔沛(Finasteride)重點研究摘要

10/21/2018

0 評論

 
圖片
先看結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內文更仔細一點)

目前研究指出
1、雄性禿改善程度比較:新髮靈在使用三個月或六個月後,觀察患者的頭髮密度與毛髮粗細,改善程度都比都柔沛好,甚至發現比五倍劑量的柔沛還好。(但柔沛服用超過 1mg 的正常劑量後,改善程度本來就不會隨著劑量增加而線性增加)

2、性慾減低、勃起功能降低、精子品質降低副作用比較:目前研究發現使用新法靈與柔沛皆可能會造成上述的副作用,但性功能方面的影響上,兩者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3、柔沛治療效果不佳轉換到新髮靈的結果:若對於柔沛治療效果不佳,轉換使用新髮靈的話,平均髮量和厚度分別增加 10.3% 和 18.9%,皆顯著高於觀察起點。


一、Dutasteride 與 placebo 比較的臨床試驗(以最早在韓國核准用於治療雄性禿之參採臨床試驗為例)Dutasteride 於 2009 年最先在韓國核准用於治療雄性禿的適應症,其所根據的為一篇為於韓國進行為期六個月的第三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組臨床試驗(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此試驗將年齡介於 18-49 歲的受試者(頭頂禿頭嚴重度介於NWH IIIv–V)分為兩組:服用 dutasteride 0.5 mg 或服用安慰劑(皆每天一次),評估其效果和安全性,主要療效指標為六個月後頭髮數量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使用 dutasteride 組於六個月後平均頭髮數量於每 1 平方公分目標區域內增加 12.2 根,顯著高於使用安慰劑組的 4.7 根(p=0.0319),在次要療效指標包含專家小組及主持人對照片的評估亦達顯著差異。此外,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為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分別在 dutasteride 組和安慰劑組佔了約 4.1% 和 2.1%,兩者並未達到顯著差異。​(References 1)

二、Dutasteride, finasteride 及 placebo 比較的臨床試驗一篇第二期、隨機分配、雙盲的試驗(N=416)比較使用0.05, 0.1, 0.5 或 2.5 mg dutasteride、5mg finasteride 及安慰劑(皆每天一次)用於治療雄性禿之效益風險。受試者為 21 至 45 歲男性(頭頂禿頭嚴重度介於NWH IIIv–V),為期 24 周,主要療效指標為相較於基準值的平均頭髮增生數量(半徑 1 吋目標區域;微距攝影)。結果顯示,使用 0.05-2.5mg dutasteride 及 5mg finasteride 組,於 12 周和 24 周的平均頭髮增生數量均顯著高於安慰劑。此外,比較使用不同劑量的 dutasteride 和 5 mg finasteride,發現使用 2.5mg dutasteride 於 12 周和 24 周的平均頭髮增生數量、專家小組及主持人對照片的評估(次要療效指標),均顯著優於使用 5mg finasteride 。有關藥物引起性功能方面的不良反應大多數為輕微或中度,其中最常見的為性慾降低,在安慰劑組觀察到 2 位(3%)、0.05mg dutasteride 有 2 位(3%)、0.1mg dutasteride 有 2 位(3%)、0.5mg dutasteride 有 1 位(1%)、2.5mg dutasteride 有 9 位(13%)及 5mg finasteride有 3 位(4%)。在 2.5mg dutasteride 的 9 位,有 4 位在治療過程中恢復、2 位分別在治療結束後 3 周內及 8 周內恢復、1 位狀況並未恢復及 2 位於療程結束後失去追蹤(loss of follow-up)。

另一篇於 9 個國家(包含台灣)進行的第三期、隨機分配、雙盲的試驗(N= 917)比較使用 0.02, 0.1 或 0.5mg dutasteride、1mg finasteride 及安慰劑(皆每天一次)用於治療雄性禿之效益風險。受試者為 20 至 50 歲男性(頭頂禿頭嚴重度介於NWH III–V;排除前額禿), 觀察期間為 24 周,主要療效指標為於 24 周時,相較於基準值的平均頭髮增生數量(半徑 2.54 公分於頭頂之目標區域;微距攝影)。結果顯示,於 24 周時,相較於基準值之平均頭髮增生數量,使用 0.1、0.5mg dutasteride 及 1mg finasteride 組,皆顯著高於於安慰劑組(all p<.001);而 0.02mg dutasteride 僅在 12 周時顯著優於安慰劑,24 周時則無顯著差異。 另比較不同劑量 dutasteride 和 1mg finasteride,只有使用 0.5mg dutasteride 於 12 周和 24 周時顯著優於 1mg finasteride。另在次要療效指標方面,0.5mg dutasteride 在相較於基準值的平均頭髮增生數量(半徑 2.54 公分)、頭髮寬度 (hair width) 變化量、專家小組及主持人對照片的評估,於 24 周時均顯著優於 1mg finasteride。

此外,與性功能相關的不良反應,最常見的為亦為性慾改變/降低,在安慰劑組觀察到 3 位(1.7%)、0.02mg dutasteride 有 15 位(8.1%)、0.1mg dutasteride 有 13 位(6.9%)、0.5mg dutasteride 有 9 位(4.9%)、及 1mg finasteride 有 12 位(6.7%)。此研究並無觀察到 dutasteride 劑量和發生性功能方面不良反應之關係,整體亦無發現有關攝護腺癌、男性乳癌及心血管的不良反應。Amory 等人進行隨機分配、雙盲試驗研究 5mg finasteride(n=34)、0.5mg dutasteride(n=33) 及安慰劑(n=32)每天一次,使用 1 年,對二氫睪酮(dihydrotestersterone)的濃度及精子生成(spermatogenesis)的影響。受試者為健康男性,研究結果顯示,finasteride 組和 dutasteride 組,相較於安慰劑組,於第 26 周及第 52 周時與基準值比較,皆顯著降低二氫睪酮(dihydrotestersterone)的濃度(finasteride:-70.3 及 -72.7%; dutasteride:-93.8 及 -93.3%),而在停藥之後,finasteride 組和 dutasteride 組中的二氫睪酮濃度皆回到觀察起點,然 finasteride 組恢復速度較 dutasteride 組快(停藥後 8 周 vs. 12 周)。在療程 24-28 周時,finasteride 和 dutasteride 組的精蟲數(sperm count),與基準值比較皆顯著低於安慰劑組(finasteride:-34.3%; dutasteride:-28.6%),但於 52 周(finasteride:-16.2%; dutasteride:-24.9%)及停藥後 24 周時(finasteride:-6.2%; dutasteride:-23.3%)並無顯著差異。此研究可以看出使用 0.5 mg dutasteride 或 5mg finasteride 會影響血清二氫睪酮的濃度及精子生成,但影響非不可逆,又以 5mg finasteride 恢復速度較 0.5mg dutasteide 更快,原因可能為 finasteride 半衰期為 6-8 小時,而dutasteride 的半衰期則為 4 周。​(References 2,3,4)

三、Finasteride switch to dutasterideJung 等人5收納輕度至中度雄性禿使用 finasteride 1 mg/d 至少 6 個月但療效不佳者當受試者(N=35),給予 0.5mg/d dutasteride 24 周,觀察其療效和風險。療效指標為專家對照片整體評估結果及利用自動數位影像計數評估的髮量和厚度(hair density and thickness)。結果顯示,在所有 31 位受試者完成試驗中,有 24 位(77.4%)髮禿狀況優於觀察起點,7 位(22.6%)則無顯著差別;平均髮量和厚度分別增加 10.3% 和 18.9%,皆顯著高於觀察起點。此研究觀察到 6 位受試者(17.1%)有性功能方面(性慾降低、勃起障礙和射精障礙)的不良反應。此篇研究結論使用 finasteride 治療雄性禿 6 個月但無療效的患者可換成使用 dutasteride,然而因為觀察到 dutasteride 發生性功能不良反應比率高於 finasteride,建議 dutasteride 為治療雄性禿為第一線療法,於目前恐還言之過早。另外,此研究的限制(limitation)之一為無繼續使用 finasteride 的對照組,觀察到療效可能部分為 finasteride 的效果,因此仍需要研究去探討當使用 finasteride 多久沒有觀察到療效時適合換成 dutasteride。​(References 5)

四、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一篇統合分析收集了 16 篇有關 0.5 mg dutasteride、1mg finasteride 或 5mg finasteride 用於治療雄性禿的臨床試驗,進行效益風險評估。其結論為 0.5 mg dutasteride、1mg finasteride 和 5mg finasteride 組別之間療效和發生性功能障礙之副作用並無差異, 與安慰劑相比,產生性功能障礙之副作用亦無差異。

Liu 等人收集了 17 篇 5α-reductase inhibitors 用於治療雄性禿(AGA)及攝護腺肥大(BPH)的臨床試驗,進行有關性功能不良反應之統合分析。其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安慰劑,5α-reductase inhibitors 用於治療 BPH 時發生性功能障礙、勃起障礙或性慾降低的風險(pooled RR)分別顯著高於安慰劑;然而用於治療 AGA 時則皆無顯著差異。此外,次群組分析中(subgroup analysis)發現,治療 BPH 時,相較於安慰劑,dutasteride 發生性功能不良反應的風險高於使用 finasteride (RR=4.09, 95%CI=1.03-16.31 vs. RR=1.54, 95%CI=1.02-2.32);而治療 AGA 時,相較於安慰劑,使用 finasteride 或 dutasteride 皆無顯著差異,且不同劑量的 finasteridec 或 dutasteride、療程長短發生相關風險亦無顯著差異。
​(References 6,7)

References

1.Eun, H. C. et al.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dutasteride 0.5 mg once daily in male patients with male pattern hair los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63, 252–258 (2010).

2.Olsen, E. 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dual 5α-reductase inhib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pattern hair loss: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dutasteride versus finasteride. J. Am. Acad. Dermatol. 55, 1014–1023 (2006).

3.Gubelin Harcha, W. et al. A randomized, active- a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doses of dutasteride versus placebo and finaste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subjects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Am. Acad. Dermatol. 70, 489–498 (2014).

4.Amory, J. K. et al. The effect of 5α-reductase inhibition with dutasteride and finasteride on semen parameters and serum hormones in healthy men.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92, 1659–1665 (2007).

5.Jung, J. Y. et al. Effect of dutasteride 0.5 mg/d in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recalcitrant to finasteride. Int. J. Dermatol. 53, 1351–1357 (2014).

6.Gupta, A. K. & Charrette, A.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5α-reductase inhibitors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 a network meta-analysis and benefit-risk assessment of finasteride and dutasteride. J. Dermatolog. Treat. 25, 156–61 (2014).

7.Liu, L. et al. Effect of 5α-Reductase Inhibitors on Sexual Function: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Sex. Med. 13, 1297–1310 (2016).
0 評論

熬夜3天狂追劇 35歲小姐罹老花眼!!

10/17/2018

0 評論

 
三十五歲的王姓粉領族,從小視力好、沒戴過近視眼鏡,今年九月時,除了上班要盯電腦螢幕,下班後還瘋狂追劇,一口氣熬夜三天看完七十集的宮鬥劇《延禧攻略》,突然發現眼睛看近物時模糊、吃力,趕緊到眼科檢查,才發現調節水晶體的「睫狀肌」收縮出現遲滯,年紀輕輕就確診罹患老花眼。

控制看遠近「睫狀肌」 收縮遲滯
王小姐從小視力一直維持在一.二,上班後因常看電腦,有時眼睛痠痛會自行點眼藥水,但上月追完劇之後,發現看近物很模糊,到眼科檢查,醫師發現她控制看遠近的「睫狀肌」收縮已出現遲滯。

老花眼成因是眼睛內的水晶體,隨年紀增長變得渾濁僵硬,負責調節水晶體的「睫狀肌」無力,造成眼睛肌肉要花更大力氣調節對焦,容易出現眼部疲勞、失焦或眼窩脹痛、頭部疼痛等症狀。

圖片
短期眼睛過度疲勞 提前出現老花
一般民眾約在四十歲會出現一百度的老花,隨著3C產品盛行,不少四十歲以下的民眾,因用眼過度提前出現老花,這名患者就是因短期內眼睛過度疲勞,出現老花眼。

用眼過度出現短暫視力模糊的患者,通常只要恢復正確用眼習慣,讓眼睛充分休息,就會慢慢恢復正常,但若是因年紀大、「睫狀肌」失去彈性,即使休息也無法恢復。薛維禎提醒民眾,應避免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腦、電視、手機,最好每看三十分鐘就休息十分鐘,並看看五、六公尺遠以外的東西,讓眼睛充分休息。

那很多人會問,補充什麼保健食品有幫助呢?
​
老花眼是因為
1、水晶體失去彈性
2、睫狀肌收縮能力減退

因此,主要還是要多讓眼睛時常看近看遠的訓練睫狀肌,就像練肌肉一樣,光只吃保健食品,就可以強壯肌肉嗎?答案當然是不行。

記得每看三十分鐘近物(手機、平板或電腦),就休息十分鐘,看看武、六公尺以外的東西,才能讓眼睛的睫狀肌休息。

至於補充眼睛保健食品,我們可以參考針對眼睛疲勞的保健食品,
葉黃素、蝦紅素、魚油及花青素都能有助於改善眼睛疲勞的狀況,也就是說能抑制水晶體曲折度的退化,舒緩睫狀肌的緊張。

圖片
0 評論

10/12世界關節炎日: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10/14/2018

0 評論

 
「世界關節炎日(World Arthritis Day)」,是在1996年,由歐洲的國際風濕及關節炎協會(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International,ARI)所創立,在這類疾病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最為嚴重,被稱為不死癌症,以下就介紹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的不同之處,以及治療發展。
圖片
先來看看類風濕診斷的標準。
圖片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不同?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引起骨關節疼痛的輕微炎症,也稱為骨關節炎或關節變性病,主要發作於膝關節、腰椎等大關節的部位;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不明,是一種自體免疫攻擊造成全身發炎的病症,除了大關節外,也容易侵襲手腳的小關節,導致關節變形,並有對稱性的特點,而且罹患此病,將終生為之所苦,無法痊癒只能緩解症狀,嚴重者可能殘廢。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目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有一線的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和二線的生物製劑(Biologics)及小分子口服藥物等。

一線藥物: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具有具有解熱鎮痛的效果,可緩解患者不適,但通常會有胃潰瘍和胃病變的副作用;而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有許多不同的藥物機轉,提供醫師依照患者病情選擇,阻止器官受到自體免疫系統的進一步破壞。

二線藥物:
生物製劑 (Biological Agents),是由生物科技所研發出來的蛋白質製劑,以注射的方式抑制體內發炎反應物質,其功能和DMARDs一樣可以調節免疫,但部會影響正常細胞的運作,屬於選擇性的免疫抑制劑。 但臨床上發現有少數患者,使用這類生物製劑後有B型、C型肝炎病毒再活化或出現結核病感染的風險問題。

而小分子口服藥物,是阻斷體內發炎激素生成的訊息傳導路徑(JAK路徑),可以直接抑制體內發炎激素的生成,降低發炎反應,是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目前類風濕性治療的方式很多,經衛福部規定,患者需要先使用一線藥物3~6個月以後,才能申請選擇注射大分子的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治療。

小分子口服藥物從2014通過健保給付,今年的劑型也從一天服用2顆,變成一天服用1顆,使患者更便利控制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在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有很大的幫助。


0 評論

10多種不同的瘦身早餐,給正在減重的你(妳)

10/12/2018

0 評論

 
不管增肌還是減脂,吃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

尤其是早餐,不但要吃,還要吃好。

國外健身較為普遍,他們的減脂餐有許多我們可以藉鑑的地方,下面是一位健身達人的減脂餐,正在減重的可以參考一下喔!
三分練、七分吃。吃錯再怎麼運動都很難瘦,很難減脂!
0 評論

最新臨床實證(NEJM):補充維他命D無法預防骨折

10/7/2018

0 評論

 
圖片
維他命D能提高人體腸道吸收鈣質的能力,

而維他命K則能活化骨細胞的羧化作用,增加骨質與鈣的結合,增加骨質密度,進而幫助鈣質留在體內。

簡單來說就是,維他命D是幫助把鈣拉進體內,維他命K則是把鈣拉進骨頭內。

因此,預防骨折的關鍵是在骨頭,也就是骨頭內的鈣質不夠就容易造成骨折,

所以,重點在於如何把鈣拉進骨頭,也就是要靠維他命K把鈣拉進去骨頭,才能增加骨頭的鈣質。
​
圖片
www.jwatch.org/fw114645/2018/10/05/vitamin-d-supplements-no-help-preventing-fractures-falls
NEJM 原始文章
0 評論

減重第三迷思:吃地瓜就能減肥嗎?

10/2/2018

0 評論

 
圖片
先說結論,不是吃地瓜就能瘦啊!!

先來看看地瓜的營養成分(每一百公克)
圖片
從基本營養素的角度來看,地瓜的最大亮點就是纖維!每100公克有2.4公克。

纖維,在澱粉類食物中算是很很好的,吃一條200公克的地瓜就可吃到4.8公克纖維,達到每日建議纖維攝取量的1/6左右。

從維生素的角度來看,地瓜有非常好的維生素A來源!
每100公克含1520RE的維生素A,是同量番茄的18倍,想要補充維生素A者很好的食物選擇。雖然每100公克也含13毫克維生素C,但因維生素C會溶於水,對光熱(溫度)很不穩定,而地瓜一定要經過烹調才能食用,所以,地瓜不是好的維生素C食物選擇。

從礦物質的角度來看,地瓜是鉀的良好來源!每100公克含290毫克鉀,而一般地瓜一條約200~300重,吃一條就可吃鄏600~700公克鉀,故可說是很好的鉀來源食物,想要補充鉀的人固然可多吃地瓜,但需要限制鉀的人也要留意它的攝取。

總結上述,從營養的角度來看,地瓜為屬於非精緻澱粉食物、富含纖維、維生素A及鉀的食物,相較於一般我們日常所吃的澱粉類食物(飯、麵、麵包吐司等)來說,地瓜可說是相當好的一個營養又健康的澱粉類食物!

到底吃地瓜不是就能減重呢?

首先,來看看地瓜的熱量到底高不高。

每100公克124大卡,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讓我們換成用食用量來看的話,以現在最夯的烤地瓜來看,小一點,約半個手掌大小的,大概就有超過300大卡的熱量,比一碗飯熱量還高。重點是,吃這樣一條地瓜並不會飽,吃個兩條熱量則可媲美一個便當或一餐,所以從熱量的角度來看吃地瓜是無法減肥的,你只會覺得吃得很委屈(這是烤的,又只吃這麼一小條,為什麼吃這麼少還是不會瘦?!),甚至還會因此而吃胖!以一般1200大卡控制熱量的減肥飲食來看,一天只能吃四條地瓜而已!

可是很多人說地瓜是低GI的食物,不是吃低GI的食物比較不會胖嗎?

錯。低食物GI值低≠吃不胖。

地瓜的升醣指數(GI)值約55。

所謂GI值是用來檢測食物吃到體內對血糖的波動大不大,若吃一個食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就會促使身體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出來將這些多餘的糖帶到細胞儲存,故會有所謂食物的GI值越高,越容易刺激胰島素,使熱量轉變為脂肪而變胖;GI值低則較不易變胖的說法。


實際上,會不會胖與熱量多不多有關,和GI值沒有絕對關係,舉例來說油脂和肉類食物GI值很低(因為這類食物含醣份低,故吃了後血糖不會快速上升,故GI值很低)。

但吃多了還是會胖;而低GI值的澱粉類食物你若吃太多也會胖。

要說低GI食物對減肥的幫助,頂多是說它必較不會引起血糖波動,故較不會刺激食慾而已。

那減重到底可不可以吃地瓜?

可以。

基本上,地瓜是一個營養價值蠻高的澱粉類食物,GI值不高,且富含纖維,很適合規劃到減肥飲食中,取代原本所吃、營養價值較低的米飯、麵包、吐司之類的主食。
但不要為了減肥而以地瓜為正餐(因為吃一條不會飽,吃兩條熱量太高),或聽說吃地瓜可以減肥而拿地瓜當點心吃;或為了減肥而只吃地瓜。

0 評論

今天起健保停止給付葡萄糖胺 glucosamine成分藥品

10/1/2018

0 評論

 
圖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去年底發函健保署,要求取消給付「維骨力」等含葡萄糖胺的31項指示用藥,經骨科、外科醫學會評估療效不明確,之後於去年的健保署共同擬訂會議中達成決議,確定取消該類31項指示用藥的健保給付,健保署今表示,經衛福部審查的最新結果,確定10月起取消這類藥品的健保給付,初估將影響12萬人,年省1.2億元健保支出。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健保署已將去年底健保署共同擬訂會議將「維骨力」等共31項含有葡萄糖胺的指示用藥停止健保給付的決議,送衛福部審查,近日獲得衛福部許可,因此已在8月23日發出公文,通知各醫學會及醫療院所,於今年10月起,即停止該項藥品的健保給付。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黃兆杰表示,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今年1月至6月全台約有12萬人有在使用含葡萄糖胺glucosamine成分藥品,花費約6000萬元,自10月起健保停止給付後,初估將影響12萬人,年省1.2億元健保支出。
 
黃兆杰表示,指示藥不需經醫師處方民眾可自行到藥局購買,根據《健保法》指示用藥其實不應以健保給付,目前除了已確定停止給付的葡萄糖胺類藥物,仍有900多項指示用藥仍在給付中,過去停掉的已有1500多項藥物,健保署也將與各醫學會討論,並評估影響人數最少的指示用藥來停止健保給付。
 
長庚體系運動醫學委員會嘉義召集人許宏志表示,膝蓋軟骨是由一層網狀組織與網中的球狀組織所組成,網狀組織主要成分為二型膠原蛋白,網子內的球狀組織「蛋白醣」,則是由玻尿酸、葡萄糖胺、軟骨素所組成,因此早期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除了使用抗發炎藥物,也會使用葡萄糖胺作為治療藥物。
 
但由於口服葡萄糖胺牽涉到每個人的劑量不一、吃下去不一定會直接補充到膝蓋、以及有可能不是軟骨,而是大腿、小腿骨鬆造成的膝蓋磨損,過去也有國外研究證實,一天750毫克的劑量其實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並無顯著效果,因此現在認為應視葡萄糖胺為營養補充品而非治療藥物;傳統的單一類固醇藥物,也被實驗證實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無明顯療效。
 
目前被證實對膝關節炎治療有效的方式有肌力強化,藉由運動強化股四頭肌、及腳掌肌力,已被證實確實對退化性關節炎有幫助;另外,葡萄糖及PRP增生治療注射,是這十幾年來才剛起步的新療法也被認為有治療潛力,但相關實證研究目前仍在進行中。(黃仲丘/台北報導)
0 評論
    依主管機關相關規定,專業醫藥資訊僅提供醫藥專業人員參考(請申請核可通過後,即可閱讀專業人員區)。
    恕不對外開放非專業人士使用。

    每月文章

    一月 2023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六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早上九點至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09:00~2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204號

聯絡我們

02-2767-3402
圖片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