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大藥局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10/12世界關節炎日: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10/14/2018

0 評論

 
「世界關節炎日(World Arthritis Day)」,是在1996年,由歐洲的國際風濕及關節炎協會(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International,ARI)所創立,在這類疾病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最為嚴重,被稱為不死癌症,以下就介紹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的不同之處,以及治療發展。
圖片
先來看看類風濕診斷的標準。
圖片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不同?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引起骨關節疼痛的輕微炎症,也稱為骨關節炎或關節變性病,主要發作於膝關節、腰椎等大關節的部位;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不明,是一種自體免疫攻擊造成全身發炎的病症,除了大關節外,也容易侵襲手腳的小關節,導致關節變形,並有對稱性的特點,而且罹患此病,將終生為之所苦,無法痊癒只能緩解症狀,嚴重者可能殘廢。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目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有一線的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和二線的生物製劑(Biologics)及小分子口服藥物等。

一線藥物: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具有具有解熱鎮痛的效果,可緩解患者不適,但通常會有胃潰瘍和胃病變的副作用;而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有許多不同的藥物機轉,提供醫師依照患者病情選擇,阻止器官受到自體免疫系統的進一步破壞。

二線藥物:
生物製劑 (Biological Agents),是由生物科技所研發出來的蛋白質製劑,以注射的方式抑制體內發炎反應物質,其功能和DMARDs一樣可以調節免疫,但部會影響正常細胞的運作,屬於選擇性的免疫抑制劑。 但臨床上發現有少數患者,使用這類生物製劑後有B型、C型肝炎病毒再活化或出現結核病感染的風險問題。

而小分子口服藥物,是阻斷體內發炎激素生成的訊息傳導路徑(JAK路徑),可以直接抑制體內發炎激素的生成,降低發炎反應,是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目前類風濕性治療的方式很多,經衛福部規定,患者需要先使用一線藥物3~6個月以後,才能申請選擇注射大分子的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治療。

小分子口服藥物從2014通過健保給付,今年的劑型也從一天服用2顆,變成一天服用1顆,使患者更便利控制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在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有很大的幫助。


0 評論



發表回覆。

    依主管機關相關規定,專業醫藥資訊僅提供醫藥專業人員參考(請申請核可通過後,即可閱讀專業人員區)。
    恕不對外開放非專業人士使用。

    每月文章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九月 2024
    四月 2024
    五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六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早上九點至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09:00~2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204號

聯絡我們

02-2767-3402
圖片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