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大藥局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最新研究:對抗心血管疾病,從調節腸道菌著手

8/5/2018

0 評論

 
圖片
糟糕的腸道菌可能是一直被忽略的心血管危險因子。 ​ 

大多數人都知道,要避免心臟病,必須控制高血壓、膽固醇、不要抽菸等,但這些危險因子並不能解釋年輕 人、女性為什麼罹患心臟病,最新的研究證明,糟糕的腸道菌可能是一直被忽略的心血管危險因子。

過去有大量的研究已經表明健康的腸道菌群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剛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首度證實,對人類也是如此。測量心臟病發或中風的方法之一就是測量動脈彈性程度,近來被發現 動脈硬化和高膽固醇或吸菸關係並不如此密切,反而發炎(inflammation)更是動脈硬化的重要因子。

發炎風險更高

喝咖啡燙到舌頭、切菜切到手指,發炎是身體對受傷的正常反應,但如果太常發炎,或持續發炎,形成了慢性發炎,便會導致如關節炎、濕疹等各種自體免疫疾病。

這個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的發炎指數愈高,罹患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就愈高。 研究者英國倫敦諾丁瀚大學和國王學院研究發現,動脈硬化程度高的女性體內腸道菌的多樣性比較低,動脈健 康的女性則腸道菌的多樣性高。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在動脈健康的女性血液中,觀察到一種微生物產生的有益物質,這稱為引哚三丙酸 (indolepropionic acid)的物質,之前已經發現可以預測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這個研究還證實,幾乎10%動脈硬化可以由腸道菌、以及它們所產生的物質來解釋,相較之下,膽固醇、抽菸、糖尿病、中等肥胖的解釋力還不到2%。

這個研究之所以讓研究人員興奮,因為以前的遺傳性危險因子,人們能做的不多,但腸道菌及所產生的物質卻 是可以改變的。

影響腸道菌群的方法之一就是吃些好菌,吃些含益生菌的食物就能達到,含益生菌的食物如優 格、德國酸菜、韓式泡菜、納豆、味噌等。另外調節腸道菌的方法就是改變飲食。

當我們多吃Omega-3脂肪酸 或蔬果、全穀類等高纖維的食物,好菌會長得比較好。Omega-3高的食物有鮭魚、鯖魚、秋刀魚、核桃等。

導致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的原因,主要與身體發炎有關,膽固醇、肥胖甚至抽菸的人,若能有效控制身體發炎,還不見得會罹患心血管疾病。

在降低發炎這件事來說,
營養醫學認為腸道免疫的調節,是有效控制發炎的最好位置,
主要是因為身體七到八成的淋巴位於腸道,若能透過飲食、營養補充來增加腸道菌相的多元性,調節腸道免疫,降低發炎反應,就能幫助身體控制發炎,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這篇義大利研究的結果就是最佳的示範與說明。

此外,地中海式飲食以魚類、豆類、蔬菜、水果、堅果、橄欖油為主,搭配適量紅酒。這種飲食搭配近年來 特別受人青睞,被認為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克利夫蘭醫學中心一研究發現,地中海式飲食通過改變腸道菌的活性來發揮健康效應。通過膳食補充一種在紅酒和橄欖油中含量豐富的DMB(3,3-dimethyl-1-butanol),可防止小鼠腸道菌將不健康食品轉化為堵塞動脈的代謝副產品。

實驗發現,給小鼠長期餵食左旋肉鹼可以改變動物腸道內細菌的成份,導致血液中TMAO ( 三甲胺N-氧化物 trimethylamine-Noxide )升高,並發生動脈硬化。如果抑制細菌的生長,則不會發生這些改變。腸道細菌是導致食用紅肉誘導動脈硬化的原因。

一度被各國認可作為食品強化劑的左旋肉鹼和膽鹼能誘發動脈硬化,原因是這類物質能被大腸內的細菌代謝產生三甲胺,三甲胺被腸道吸收後在肝臟內被代謝成能促進動脈硬化的三甲胺N-氧化物 trimethylamine-Noxide(TMAO)。

研究發現,攝取同樣數量的左旋肉鹼,雜食性人比素食者可產生更多的TMAO,這是因為雜 食性人腸道內有特殊的細菌類型。 Hazen和論文的第一作者Zeneng Wang篩選出了能夠抑制三甲胺產生的化合物3,3-二甲基丁醇DMB(3,3- dimethyl-1-butanol)。

一些冷壓特級初榨橄欖油、香醋和葡萄籽油天然就富含DMB。研究人員建立了小鼠動 脈硬化模型,並為其提供富含膽鹼的飲食。研究顯示,DMB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小鼠的TMAO水平,抑制動脈斑塊形成,並且沒有毒副作用。 對大多數人而言,通過地中海式飲食來延緩心臟病和其他健康問題,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如果無法從飲食調整為地中海飲食方式,建議可以服用益生菌,來達到腸道益菌的多相化。


參考資料:
1. Non-lethal Inhibition of Gut Microbial Trimethylamine Pro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Zeneng Wang, Adam B. Roberts, +14 authors Stanley L. HazenPublished 2015 in Cell

2 .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arterial stiffness in women
Eur Heart J. 2018 Jul 1; 39(25): 2390–2397.
Published online 2018 May 9. doi:  10.1093/eurheartj/ehy226

​3.天下雜誌 黃惠如 ​最新研究:對抗心臟病,從調節腸道菌下手
0 評論



發表回覆。

    依主管機關相關規定,專業醫藥資訊僅提供醫藥專業人員參考(請申請核可通過後,即可閱讀專業人員區)。
    恕不對外開放非專業人士使用。

    每月文章

    一月 2023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八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六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十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全年無休)  早上九點至晚上十一點四十分  (09:00~23:40)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204號

聯絡我們

02-2767-3402
圖片
  • LINE藥物諮詢
  • FB藥物諮詢
  • 最新醫藥資訊(民眾區)
  • 最新醫藥資訊(專業人員區)
  • 追蹤Instagram
  • 聯絡我們